发生于脚面的湿疹多表现为瘙痒、红斑、丘疹、水疱,可见渗出及融合倾向的皮疹。
湿疹病因不明,可由多种内外因素,如过敏原、精神紧张等导致。
按皮肤损伤临床表现,发生在脚面的湿疹可分为三期,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具体如下。
急性湿疹
表现为红斑伴有丘疹、疱疹,严重时可出现小水疱,融合成片,糜烂时有明显浆液性渗出,自觉瘙痒剧烈。好发生在面、耳、手、足、前臂、小腿等外露部位,对称分布。
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长久无法治愈成为亚急性湿疹,表现为皮肤红肿,水疱渗出液减少,表面结痂,且脱屑较多。
慢性湿疹
慢性湿疹可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演变而成,其渗液已消失,且伴有色素改变、不同程度苔藓样变、脱发及甲改变等,患处皮肤增厚,表面粗糙。常见发病部位是小腿,手足、肘窝,胭窝、外阴、肛门等处。
该病发病原因复杂且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和下列因素相关。
致敏因素
可以是物理或化学性外因,也可以是各种内在的刺激或是食物、空气中花粉、羊毛等吸入物。
神经精神因素
可引起湿疹的发作或使症状加重,包含忧愁、抑郁、紧张及失眠、过度劳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个体因素
包含先天性素质、神经系统功能、营养或新陈代谢障碍及皮肤本身的特性。
该病通常不难诊断,主要根据瘙痒剧烈、多形性和对称性皮损等临床表现作出诊断。
湿疹的药物治疗经常使用盐酸苯海拉明、马来酸氯苯那敏等。糖皮质激素类如醋酸泼尼松应遵医嘱用药。皮肤红痒而无糜烂及渗液时可擦炉甘石洗剂,亚急性和慢性湿疹都可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外用。
[1]方洪元.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75.
[2]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