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部解剖结构图解

本文由有来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概述

  • 咽部在解剖学上分为三个部分,即鼻咽、口咽、喉咽。

  • 咽部为呼吸和消化的共同通道,除呼吸、吞咽功能外,还具有协助构语及免疫等重要功能。

结构

咽部自上而下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分,其解剖结构各不相同。

咽部解剖结构图

  • 鼻咽:又称上咽,位于颅底与软腭游离缘平面之间。前方经后鼻孔与鼻腔相通,后壁平对第1、第2颈椎,下方与口咽相通。顶部黏膜下有丰富的淋巴组织集聚,呈桔瓣状,称咽扁桃体,又称腺样体。两侧壁有咽鼓管咽口,此管与中耳腔相通。咽鼓管咽口周围有散在的淋巴组织,称咽鼓管扁桃体。咽口后上方有一半环形隆起,称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圆枕后上方有一凹陷区,称咽隐窝,较隐蔽。

  • 口咽:又称中咽,为口腔向后方的延续,介于软腭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通常所谓咽部即指此区。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咽峡是指由腭垂,又称悬雍垂和软腭游离缘、舌背,两侧腭舌弓和腭咽弓共同构成的一个环形狭窄部分。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为腭扁桃体,在每侧腭咽弓的后方有条状淋巴组织,名咽侧索。咽后壁黏膜下有散在淋巴滤泡。舌根上面有舌扁桃体。

  • 喉咽:又称下咽,位于会厌上缘与环状软骨板下缘平面之间,上接口咽,下连食管入口,该处有环咽肌环绕,前面与喉腔相通,前面自上而下有会厌、杓会厌皱襞和杓状软骨所围成的入口,称喉口。在喉口两侧各有一较深的隐窝名为梨状窝,是异物常嵌顿之处。舌根与会厌之间左右各有一浅窝,称会厌谷,是异物易存留之处。两侧梨状窝之间、环状软骨板之后称环后隙。

作用

咽部具有呼吸功能,以及言语形成功能、防御保护功能、调节中耳气压功能、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在人体中起着重要作用。

  • 呼吸功能:正常呼吸时空气经由鼻咽、口咽、喉咽、气管支气管进到肺部,鼻咽黏膜为柱状纤毛上皮,含有杯状细胞,黏膜表面黏液毯与鼻腔黏膜黏液毯连成一片,有较强的黏稠性,对吸入气流中的尘粒、细菌等有吸附作用,以及抑制与溶解细菌的作用;上皮的纤毛运动将黏液毯不断推向口咽,使黏液被咽下或吐出,由此保持对吸人空气的滤过、清洁作用。

  • 言语形成:咽腔为共鸣腔之一,发音时咽腔和口腔可改变形状,产生共鸣,使声音清晰、和谐悦耳,并由软腭、口、舌、唇、齿等协同作用,构成各种语音。正常的咽部结构及发音时对咽部形态大小的相应调整,对清晰、和谐的发音起重要作用。

  • 防御保护功能:主要通过咽的吞咽、呕吐反射来完成。吞咽时,通过吞咽反射可封闭鼻咽和喉,避免食物吸入气管或反流入鼻腔,但当异物或有害物质接触咽部时,则发生恶心、呕吐,有利于排除异物及有害物质。

  • 调节中耳气压功能:吞咽动作不断进行,咽鼓管不断随之启闭,以维持中耳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平衡,是保持正常听力的重要条件之一。

  • 扁桃体的免疫功能:人类的扁桃体属末梢免疫器官,生发中心含有各种吞噬细胞,可吞噬消灭各种病原体。同时,扁桃体可以产生多种具有天然免疫力的细胞和抗体,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及免疫球蛋白等,可以清除、消灭从血液、淋巴或组织等途径侵入机体的有害物质。

参考文献

[1]田理,张燕平.高等中医药院校西部精品教材.第二轮规划教材.中西医临床耳鼻咽喉科学.第2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08:182-183.

[2]黄向阳主编.实用耳鼻喉疾病诊治基础与进展[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9.03:18-19.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