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毛囊炎及症状图片

本文由有来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概述

  • 毛囊炎系局限于毛囊口的化脓性炎症,皮损表现为丘疹、脓疱等。

  • 毛囊炎多由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也可由其他病菌,如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单独或混合感染引起。

症状

毛囊炎主要可以分为脓疱型毛囊炎、项部硬结型毛囊炎、脱发性毛囊炎、坏死性痤疮、穿破性鼻孔毛囊炎、须疮等。
脓疱型毛囊炎
初起时,毛囊口处皮肤发红,并有灼痛。以后含有浓稠液的圆锥形或半球形黄色脓疱出现于毛囊口处,由小米到豌豆大小,边缘有红晕,中央有一根毛发穿出。有时,损害偶尔向深处发展成皮下脓肿或疖病。脓疱型毛囊炎主要侵犯毛发较多的患者,好发于头部及四肢,尤以股部和小腿最为常见。

脓疱型毛囊炎图

项部硬结型毛囊炎
初起时头后部发缘附近发生以毛囊为中心的散在的针头大小的红色小丘疹和脓疱互相融合,逐渐发展成瘢痕状硬结,以后可相融合而成较大的硬块,可达鸡蛋大小,呈圆形、卵圆形、不规则形或条索状,像木块似的坚硬,表面光滑萎缩,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有时,巨大硬块附近有些黑头粉刺、痤疮样红色丘疹或小硬结。皮损处头发稀少或完全脱落,在硬块之间或边缘处常有数根或数十根聚成簇状的短发或断发,从发根处可挤出少许脓液或是皮下有脓肿形成。皮损缓慢发展,病程很长而难自然痊愈,硬块几乎不能消退。

项部硬结型毛囊炎图

脱发性毛囊炎
初起时,头皮有毛囊性小丘疹,以后化脓而结痂,发生萎缩性瘢痕,瘢痕处头发脱尽。瘢痕边缘的毛囊渐被波及而发生新损害。毛囊炎处结痂和萎缩性瘢痕逐渐扩大,相邻的瘢痕可以融合成更大的瘢痕,表面光滑无发,不引起自觉症状。有时,瘢痕边缘处没有明显的毛囊性丘疹或脓疱,而是深部炎症融合而成连续隆起的边缘。少数瘢痕的边缘偶尔发生粉刺状毛囊栓而可挤出。严重病例的头皮有广泛的萎缩性瘢痕,其中往往有些残留的成簇头发。多发生于青壮年,除发生于头皮外,尚可发生于胡须部、腋毛、阴毛等处。头皮部脱发性毛囊炎图

坏死性痤疮
多半发生于成年男性,是一种慢性浅表毛囊炎,持久的褐色丘疹脓疱往往发生于前额,也可发生于头皮、颊部、耳部或鼻部等处。每个丘疹脓疱损害有一根毳毛穿出,以后中心坏死而结成痂,痂脱后遗留萎缩性小瘢痕。以后常有新皮损出现,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但病程可达数年之久,愈后容易复发。

前额坏死性痤疮图

穿破性鼻孔毛囊炎
通常发生于接近鼻尖的鼻前庭处鼻毛根部,毛根部附近因葡萄球菌感染而发炎化脓,以后结痂,痂下的毛球附近有黏稠的脓液,揭除脓痂时常可将鼻毛带出。炎症可向深处发展甚至抵达鼻翼处皮肤而出现一个炎性丘疹或脓疱。

穿破性鼻孔毛囊炎图

须疮
初起皮损往往是一片轻微肿胀的红斑,发生于唇的胡须处,有灼热及瘙痒。以后,红斑上出现若干小脓疱,脓疱中央有一根容易拔出的胡须,疱膜较薄,在洗擦面部或剃刮胡须时容易弄破而留下湿润的红色小点。新脓疱往往陆续发生,相邻的可以融合,脓液干涸时结成黄色污痂,痂下是湿润的红色糜烂。

须疮图

病因

毛囊炎的主要病因是凝固酶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偶可为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假单胞菌属、大肠埃希菌等单独或混合感染导致,也可由直菌性毛囊炎(如糠秕马拉色菌)继发细菌感染所致。高温、多汗、搔抓、卫生习惯不良、全身性慢性疾病、器官移植、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为常见诱发因素。由于特应性皮炎患者皮肤表面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定植率更高,因此其患毛囊炎的危险性也增加。

诊断

根据患者病史和临床表现可确诊。

治疗

应注意皮肤清洁卫生、防止外伤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早期疗未化脓者可外用20%鱼石脂软膏、3%碘酊,亦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系统治疗可选用耐酶青霉素类、头孢类、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参考文献

[1]赵辨,等.中国临床皮肤病学(上下册)[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47-449
[2]张学军,郑捷.皮肤性病学(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77-78.
[3]方洪元,邢卫斌,等.实用皮肤性病手册[M].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16:80-87.

展开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