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子结构图并带名称图

本文由有来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概述

  • 鼻子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也是嗅觉器官,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3部分。

  • 鼻子的功能主要为加湿空气、呼吸、嗅觉等。

结构

鼻子可分为外鼻、鼻腔和鼻旁窦,具体结构如下:

外鼻

外鼻位于面部中央,以鼻骨和鼻软骨为支架,外被皮肤,内覆黏膜,分为骨部和软骨部。外鼻与额相连的狭窄部分称鼻根,鼻根与鼻尖之间称鼻背,外鼻前下端的隆突部位称鼻尖,鼻尖两侧的半圆形隆起称鼻翼。

外鼻图

鼻腔

鼻腔由骨和软骨及其表面被覆的黏膜和皮肤构成,位于呼吸道起始部,是顶部窄、底部宽、前后狭长的腔隙。鼻腔被鼻中隔分为左、右两腔,向前借鼻孔通外界,向后经鼻后孔通鼻咽部。每侧鼻腔以鼻阈为界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鼻腔外侧壁自上而下可见上、中、下3个鼻甲,上鼻甲和中鼻甲由筛骨迷路内侧壁向下卷曲的薄骨片覆以黏膜构成。鼻腔图

鼻旁窦

鼻旁窦是指鼻腔周围含气颅骨内的空腔,分为额窦、筛窦、蝶窦、上颌窦,分别位于额骨、筛骨、蝶骨和上颌骨内,窦壁内衬黏膜并与鼻腔黏膜相移行。

鼻旁窦图

功能

鼻腔、鼻窦及其被覆上皮的结构赋予了鼻腔特殊的功能,成人鼻腔每天大约有12000L的空气通过,并对其进行清洁、加温、加湿和过滤。鼻腔在保护末梢小气道远离有害气体、烟雾和病原体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鼻和鼻窦是重要的发声共鸣器官,并可产生一氧化氮调节下气道。

此外,鼻作为化学感受器官可以感受嗅觉。鼻黏膜上皮还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黏膜表面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溶菌酶、干扰素等对于维持鼻腔正常的清洁功能起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文龙,刘学政.系统解剖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22-124.

[2]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58-171.

展开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