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视力发育过程图

新生儿视力发育过程图

本文由有来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概述

  • 正常情况下,刚出生的新生儿没有视力,在出生数天后可有光反应,随后为远视眼,逐渐发育形成正常视力。

  • 遗传因素、营养、护理及用眼卫生均可影响新生儿的视力发育过程。

过程

新生儿出生后,眼睛的各部构造就已经齐备,但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新生儿的眼球前后径比较短,后期随着发育会逐渐变长,形成球形;晶状体则逐渐由球形变为扁平。

刚出生时新生儿还没有视力,出生数天后可发育出现光反应,此后1个月内,新生儿并不具有视物的能力,只是光感在逐渐发育,因此只有偶尔出现的扫视运动,注视和追随能力较差。

随着眼睛各部构造逐渐发育,当婴儿2个月时眼睛能追随人的活动,视力约为0.02;4个月时能看自己的手,视力约为0.04;6个月时眼睛能追随较大玩具,视力约为0.1。

随着视力逐渐发育,一般在4岁后才可形成1.0的视力,期间由于眼轴短,因此正常情况下均为远视眼。

新生儿视力发育期间视物过程图新生儿视力发育期间视物过程图

影响因素

新生儿视力发育过程受诸多因素影响,可大致分为先天因素及后天因素。

  • 在新生儿出生前,眼的分化发育是随胎儿的发育而逐步完善的,而胎儿的发育又与母体相关,因此先天遗传和妊娠期间母亲患病都可能影响胎儿及其眼睛的发育,例如先天愚型、母亲妊娠期间感染病毒或照射X线等。

  • 新生儿出生后,如果喂养不当可造成营养不良性眼病,如果接受强光或弱光刺激会影响视网膜的发育,从而可能导致弱视,影响正常视力。

参考文献

[1]张旭东.实用眼科学.第1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305-307

[2]赵堪兴.斜视弱视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32-33.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