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喉结构图

本文由有来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概述

  • 咽喉部指咽部、喉部的统称,二者位置相连,但属于两个不同的解剖部位。

  • 咽由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分构成,喉由软骨、肌肉、韧带、纤维结缔组织等构成。

咽和喉结构

咽由鼻咽、口咽和喉咽3部分构成。

  • 鼻咽:是咽的上部,位于鼻腔后方,达颅底,下至腭帆游离缘平面续口咽部,向前经鼻后孔通鼻腔。鼻咽部的两侧壁上,于下鼻甲后方约1cm处,各有一咽鼓管咽口,咽腔经此口通过咽鼓管与中耳的鼓室相通。咽鼓管咽口的前、上、后方的弧形隆起称咽鼓管圆枕,是寻找咽鼓管咽口的标志。

  • 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纵行深窝称咽隐窝。位于咽鼓管咽口周围至软腭之间的许多颗粒状淋巴组织,称咽鼓管扁桃体,系咽扁桃体的延续。鼻咽部上壁后部的黏膜内有丰富的淋巴组织称咽扁桃体。

  • 口咽:位于腭帆游离缘与会厌上缘平面之间,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上续鼻咽部,下通喉咽部。口咽的前壁主要为舌根后部,此处有一正中矢状位的黏膜皱襞称舌会厌正中襞,连于舌根后部正中与会厌之间。口咽的侧壁上有腭扁桃体。

  • 扁桃体的外侧面及前后面均被结缔组织形成的扁桃体囊包绕。此外,扁桃体窝上份未被腭扁桃体充满的空间称扁桃体上隐窝,异物常易停留于此处。咽后上方的咽扁桃体、两侧的咽鼓管扁桃体、腭扁桃体和下方的舌扁桃体,共同构成咽淋巴环。

  • 喉咽:咽的最下部,稍狭窄,上起自会厌上缘平面,下至第6颈椎体下缘平面与食管相续。喉咽部的前壁上份有喉口通入喉腔。在喉口的两侧各有一深窝称梨状隐窝,常为异物滞留之处。

  • 咽部结构图

    喉由软骨、肌肉、韧带、纤维结缔组织和黏膜等构成。

  • 喉软骨:软骨构成喉的支架。单块软骨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和会厌软骨,成对的软骨有杓状软骨、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共计9块。小角软骨和楔状软骨很小,临床意义不大。

  • 喉软骨前面图

    喉软骨前面图

  • 喉韧带与膜:喉的各软骨之间,喉和周围组织如舌骨、舌及气管之间均由纤维韧带互相连接。包括甲状舌骨膜、环甲膜、甲状会厌韧带、环甲关节韧带、环杓后韧带、舌骨会厌韧带、舌会厌韧带、环气管韧带、喉弹性膜等。

  • 喉肌:喉肌分为喉外肌和喉内肌。喉外肌位于喉的外部,按其功能分为升喉肌群及降喉肌群,前者有甲状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后者有胸骨甲状肌、胸骨舌骨肌、肩胛舌骨肌、咽中缩肌及咽下缩肌。

  • 喉内肌位于喉的内部(环甲肌例外),按功能可分为5组,包括环杓后肌、环杓侧肌、杓肌、环甲肌、甲杓肌、杓会厌肌、甲状会厌肌。

    喉内肌侧面图

功能

咽是消化管与呼吸道的共同通道,对呼吸、发音、吞咽功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咽的吞咽反射还具有防御保护功能。此外,咽部的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具有免疫功能。喉是呼吸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辅助呼吸功能。喉部还有声门及声带等结构,因此具有发声功能。此外,喉对下呼吸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文龙,刘学政.系统解剖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02-104,125-130.

[2]孙虹,张罗.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269-270,308-315.

展开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