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皮肤症状图片

本文由有来医生原创,经专业医师审核校对

概述

  • 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患者全身不同部位皮肤会出现多处皮疹,如斑丘疹、红斑疹或皮下出血点。

  • 本病是由登革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传播媒介是伊蚊,人群普遍易感,成人多见。

症状

皮肤症状主要出现在急性发热期,早期可见颜面潮红、结膜充血及浅表淋巴结肿大。病程第3~6天在颜面四肢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常见于四肢的针尖样出血点或“皮岛”样表现等。此外,登革热病人皮肤还会出现皮下出血、注射部位瘀点瘀斑、牙龈出血及紫癜等不同程度的出血现象。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4天消退。

早期结膜充血图

四肢皮疹图

皮肤出血现象图

病因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传染者是主要传染源,通过蚊子叮咬而传播。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从而引发一系列皮肤症状。

诊断

本病可根据流行病学史和典型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来诊断。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高热,全身骨、关节及肌肉疼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等。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血清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双份血清中恢复期特异性IgG抗体阳性,可以确诊。此外,分子生物学检测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检测登革病毒RNA阳性者可协助诊断。

治疗

目前针对登革热的治疗无特效药,主要予对症治疗,预防患者进展为重症登革热是治疗的关键。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高热者予对乙酰胺基酚、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有出血倾向者予维生素C及维生素K1 等,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者输注血小板,同时注意并发症的防治。

参考文献

[1]梁增伟,谢栩硕,温焕连等.登革热的临床特征分析和诊断体会[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1):2671-2674.

[2]李兰娟,任红.传染病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07.108-112.

展开

相关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