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抗肿瘤药
最后修订:2023年05月29日
西达本胺片为抗肿瘤药,通过改变表观遗传,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可诱导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及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TL)介导的肿瘤杀伤作用,起到抗肿瘤效果。
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全身化疗的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
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用于HR阳性、HER2阴性、绝经后、经内分泌治疗复发或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口服,餐后30分钟服用。
用一整杯水吞下整片。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
取坐位或站立,用200ml温水送服,服药后不宜立即躺卧。
在接受西达本胺进行乳腺癌治疗前,需经病理学证实HR阳性、HER2阴性患者方可使用。
本品应在抗肿瘤治疗上具有丰富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
成人:推荐每次服药30mg,每周服药两次,两次服药间隔不应少于3天(如周一和周四、周二和周五、周三和周六等)。若病情未进展或未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建议持续服药。每4周为一个用药周期。如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详情请遵医嘱。
本品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不良反应,因此建议在使用本品前行血常规检查。指标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开始用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75×10^9/L,血红蛋白≥90g/L。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通常为每周一次)。当出现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1.0×10^9/L)时,应暂停服用西达本胺片。若出现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伴体温高于38.5℃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则应予以G-CSF等细胞因子治疗。待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恢复至≥1.5×10^9/L,并经连续两次检查确认,可继续本品治疗。若如之前的不良反应为3级,恢复用药时可采用原剂量或剂量降低至20mg/次;若之前的不良反应为4级,恢复用药时剂量应降低至20mg/次。
3级或4级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50.0×10^9/L)时,应暂停服用西达本胺片,并给予白介素11或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治疗。若血小板计数<25.0×10^9/L或有出血倾向时,应考虑给予成份输血治疗。待血小板恢复至≥75.0×10^9/L,并经连续两次检查确认,可继续本品治疗。若之前的不良反应为3级,恢复用药时可采用原剂量或剂量降低至20mg/次;若之前的不良反应为4级,恢复用药时剂量应降低至20mg/次。
3级或4级贫血(血红蛋白降低至<8.0g/dL)时,应暂停服用西达本胺片,使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当血红蛋白<5.0g/dL时,应给予成份输血。待血红蛋白恢复至≥9.0g/dL,并经连续两次检查确认,可继续本品治疗。若之前的不良反应为3级,恢复用药时可采用原剂量或剂量降低至20mg/次;若之前的不良反应为4级,恢复用药时剂量应降低至20mg/次。
针对以上血液学不良反应进行处理和剂量降低后,如果再次出现4级血液学不良反应或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伴体温高于38.5℃,应停止本品治疗。
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的处理和剂量调整:如果出现3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应暂停用药并给予对症治疗。医生应根据具体不良反应情况,定期进行相关项目的检查和监测,待不良反应缓解至≤1级时可恢复西达本胺用药,但剂量应降低至20mg/次。如降低剂量后再次发生≥3级不良反应,应停止西达本胺治疗。用药过程中如果出现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应停止本品治疗。
如果漏服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可在想起后立即补服错过的剂量。
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可无需补服,下次服药时间按正常剂量服用。
也可咨询医生进行个体化指导,切勿私自加量,以免服用过量,亦不可频繁服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以免误服,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若少量服用无明显不适,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不需要紧急就医;
若过量服用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对症处理。
如果您已怀孕或在备孕、或者处于哺乳期,需告诉医生。
如对本品、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未经医生确认,请勿开始、停止或改变任何药物的剂量。
在接受西达本胺治疗前,经病理学证实HR阳性、HER2阴性患者方可使用。
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肝功能异常患者在服用本品前,如果γ-GGT、ALT或AST>正常上限2.5倍,建议暂缓用药,待相关指标降至正常值时再进行首次药物服用。
在首次服用本品前,如果血钾、血钙或血镁检查指标异常,则应在相关指标恢复至正常后方可用药。
服用西达本胺片治疗时,可能会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等血液学不良反应,应定期监测血常规。
肝功能异常患者如果出现≥3级肝功能指标异常,需暂停用药,进行对症治疗,增加肝功能指标检查频率,直至不良反应缓解至≤1级或用药前水平,恢复用药时应减量使用。
肾功能异常患者如果某一项肾功能检测指标出现≥3级异常情况,应暂停用药,进行对症处理,增加相关肾功指标检查频率,直至不良反应缓解至≤1级或用药前水平,恢复用药时应减量使用。
患者用药期间若出现QTc>500ms,应暂停用药,增加心电图检查频率,待异常缓解或排除后,恢复用药应减量。
服用本品后可能会出现少量或极少量心包积液,不伴有临床症状。用药期间若出现较严重的异常,应暂停用药,增加心脏超声检查频率,待异常缓解或排除,并咨询心脏专科医生的意见后用药。恢复用药应进行减量处理。
在本品用药过程中,应注意患者是否出现发热或呼吸道、泌尿道、皮肤等各系统感染症状,如有症状应尽快进行相应检查和对症治疗。
用药期间如出现血栓相关症状或体征,应及时诊断和治疗。
在本品治疗期间避免同时使用对凝血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育龄期女性在服用本品之前,应进行妊娠测试,排除怀孕可能,在接受西达本胺片治疗期间避免怀孕。男性患者在接受本药治疗期间及治疗后3个月内,应避免进行生育计划。
如果按医生规定的剂量、方法服用足够的治疗周期,但病情未得到缓解,应及时就医咨询。
不要与他人分享您的药物,也不要服用任何其他人的药物。
如果您认为药物过量,请立即就医。向医生讲述或展示服用了什么、服用了多少以及服用的时间。
用药期间需定期检测血常规(通常每周一次)。3级或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时应隔天一次或至少每周两次检测血常规。
肝功能异常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应至少每三周检测一次肝功能相关指标。
肾功能异常患者建议在用药过程中应至少每三周检测一次肾功能指标。
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心脏安全性相关指标监测,包括但不仅限于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等。
用药期间建议每3周进行一次心电图和电解质检查。
用药期间建议每6周进行一次心脏超声检查以便对心包积液情况进行监测。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禁用。
【哺乳期女性】禁用。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停止哺乳。
【儿童】不推荐使用,18岁以下患者中进行西达本胺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无研究。
【老人】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禁用人群】
对西达本胺或其任何成分过敏者禁用。
严重心功能不全者禁用。
对于有活动性出血、咳血、咯血或新发血栓性疾病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本品。
【慎用人群】
QT间期延长病史患者、先天性QT延长综合征患者、正在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者其他可能延长QT药物的患者慎用。
中/重度肾功能损伤患者应谨慎服用。
中/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应谨慎服用。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红肿、丘疹;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吞咽或言语障碍;或口腔、面部、舌头、喉咙肿胀等。
不明原因的出血或流血难以止住、容易感染、发热等。
QT间期延长、发热、疲倦、水肿、软组织炎症。
腹泻、恶心、呕吐、溃疡、腹痛、口咽疼痛。
食欲下降、肌无力、心律失常、肌肉痉挛、癫痫发作。
咽痛、感冒、畏寒、头痛、鼻塞、咳嗽。
嗜睡、背痛、认知障碍、四肢肿胀。
如果您出现头晕、乏力、发热、胃部不适等症状,且对您造成困扰,可咨询医生。
西达本胺片和伊布替尼胶囊均为抗肿瘤药,但在适应证及价格上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适应证】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次全身化疗的复发或难治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患者。
【价格】9240.00-9240.00元。
【特点】靶向药物,具有潜在的抗肿瘤作用。
【适应证】用于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治疗。
【价格】189.00-48600.00元。
【特点】毒副作用少,活性强,选择性高。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9240.00-9240.00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5mg |
常用剂型
|
片剂 |
储存方式
|
遮光,密封,25℃以下保存 |
[1]新型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1年版):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