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消化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03月30日
铝碳酸镁咀嚼片为抗酸药,有明显的抗酸作用,并兼有胃黏膜保护作用,对胆酸也有一定吸收作用,其作用迅速、温和、持久。
用于慢性胃炎。
用于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嚼服。餐后1-2小时、睡前或胃部不适时服用。
取出咀嚼片,放入口腔内充分咀嚼,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
本品在吞咽前应充分咀嚼,不宜直接吞服。
每次0.5g-1g,每日三次。
如果漏服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可在想起后立即补服错过的剂量。
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可无需补服,下次服药时间按正常剂量服用。
切勿私自加量,以免服用过量,亦不可频繁服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以免误服,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若少量服用无明显不适,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不需要紧急就医。
若过量服用出现腹泻、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或软糊状便,应立即就医并对症治疗。
是否对本品、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
是否存在肾脏问题、急腹症。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如果您已怀孕或在备孕、或者处于哺乳期,需告诉医生。
如果您采用低钠、无钠、低磷或低镁饮食,请提前告知医生。
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避免与酸性食物(如葡萄酒、果汁等)同服,可使铝的吸收增加。
持续、复发的胃病可能是严重疾病(如胃或十二指肠溃疡),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最迟应在2周内复诊。
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铝碳酸镁不宜长期和大剂量服用。
如果您认为药物过量,请立即就医。向医生讲述或展示服用了什么、服用了多少以及服用的时间。
定期检查血清电解质水平,防止血清铝过量。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慎用。怀孕期间铝碳酸镁的用量尽量少,且只能短时间使用。
【哺乳期女性】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儿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老人】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禁用人群】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肌酐清除率<30ml/分)禁用。
低磷血症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过敏体质者慎用。
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为30-80ml/分)慎用。
高镁血症、高钙血症患者慎用。
严重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强心苷类,四环素类,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鹅脱氧胆酸盐:服用本品应至少提前或推后1-2小时方可服用其他药物或酸性食物。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咪达唑仑等):合用时可降低吸收率。
异烟肼类药物:异烟肼类药物吸收可能延迟与减少。
左旋多巴:合用时吸收可能增加。
抗肿瘤药、别嘌醇、贝卢莫舒地尔、比克替拉韦、双膦酸盐衍生物、头孢呋辛、氯喹、达比加群酯、去铁酮、奎宁:可能会降低上述药物的血清浓度。
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维生素D类似物:可能会增加铝碳酸镁的血清浓度。
α-硫辛酸、阿扎那韦、胆酸、铁制剂:铝碳酸镁可能会降低上述药物的吸收。
抗坏血酸:可能增加铝碳酸镁的吸收。
比沙可啶、次柠檬酸铋、地拉罗司:可能会降低上述药物的治疗效果。
聚苯乙烯磺酸钙:可能会增强铝碳酸镁的不良反应和毒性作用。
头孢地尼:铝碳酸镁可能会降低头孢地尼的吸收。
皮质类固醇(口服):可能会降低皮质类固醇的生物利用度。
多种维生素/氟化物/矿物质(含 ADEK、叶酸、铁):可能会增加铝碳酸镁的血清浓度。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可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丘疹;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吞咽或言语障碍;或口腔、面部、舌头、喉咙肿胀等。
大剂量服用可导致腹泻、呕吐、大便次数增多或软糊状便。
腹泻、便秘。
口干、食欲缺乏。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铝碳酸镁咀嚼片和碳酸氢钠片均为抗酸药,但在适应证及价格上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适应证】慢性胃炎;与胃酸有关的胃部不适症状,如胃痛、胃灼热感(烧心)、酸性嗳气、饱胀等。
【安全性】作用迅速、温和;具有胃黏膜保护作用。
【可及性】3.20-33.25元;医保乙类。
【适应证】用于碱化尿液及酸血症,也可用于胃酸过多。
【安全性】不良反应大;长期服用可导致低钾血症。
【可及性】4.50-20.00元;医保甲类。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非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3.20-33.25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0.5g/片 |
常用剂型
|
片剂、颗粒剂、口服液体制剂 |
储存方式
|
密封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