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皮肤科药
最后修订:2023年07月02日
水杨酸软膏为局部抗真菌药,主要成分为水杨酸,用于头癣、足癣及局部角质增生。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具有不同性质,小于3%有促成作用,随着浓度增加可有角质溶解、剥脱和腐蚀作用。
用于寻常痤疮。
用于脂溢性皮炎。
用于银屑病。
用于头癣、足藓及局部角质增生。
用于寻常疣。
用于鸡眼。
用于胼胝。
使用前清洗患处皮肤,确保其清洁、干燥。洗净双手,戴上手套或指套,用指腹或棉签取适量(根据患处大小决定)药膏,从患处中心开始,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向外画圈涂抹,轻轻按摩给药部位,使药物吸收,直到药膏消失。
用于胼胝、鸡眼和寻常疣时,可先将患处于温水中浸泡5分钟,再涂抹本品。
每日一到两次。预计在4-6周后症状有所缓解。
若漏用需立即补涂,如已接近下次用药时间,使用正常剂量即可,不可自行加倍剂量。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或误用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儿童或非患者本人将本品误用于皮肤后,若未出现明显不适,可以用大量清水清洗用药部位,同时密切观察皮肤是否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停药,必要时咨询医生。若出现头晕、神志模糊、呼吸急促、持续性耳鸣、剧烈或持续头痛、刺痛【1】等严重不适症状,应在局部清洗后紧急就医。
儿童或成人误服本品后,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等对症处理措施。前往医院途中,可尽量多饮水,加速药品从尿液中排泄。
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和物质有过敏情况。
是否怀孕、计划怀孕,或处于哺乳期。
是否有高血糖、糖尿病或血液循环差。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本品可能会影响某些实验室检查,应告知医生、药师、检验医师和护士,您正在使用本品。
不宜用于破溃的皮肤及有炎症或感染的皮肤,亦不可用于胎记、痣或有毛发生长的疣上,宫颈、生殖器或口腔疣均不可使用本品。
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用药时应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感染其他细菌。
如果正在使用其他外用药,应告知医生。
将本品放置于远离热源或明火的位置。
涂抹后,应盖紧管帽,并及时清洁双手避免药物残留。
留意用药部位变化,如有灼烧感、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以避免因长期用药引起头晕、神志模糊、呼吸急促、持续性耳鸣、剧烈或持续头痛、刺痛等情况【1】。
用药后病情未缓解,甚至加重时,应及时咨询医生。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慎用。尚未针对孕妇进行充分严格的对照研究,如果需要使用,请咨询医生。
【哺乳期女性】慎用。目前还没有针对本药的哺乳期女性用药的对照研究数据,应在医生权衡利弊后使用。如需用药,避免在胸部周围使用,防止婴儿摄入体内。
【儿童】12岁以下儿童慎用。12岁以上儿童不宜长期、大面积使用。需遵循医嘱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人】一般不需要调整剂量,用药前咨询医生。
【禁用人群】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对局部聚乙二醇过敏者禁用。
2岁以下儿童禁用。
循环障碍或糖尿病;痣,胎记;长有毛发或脸上的疣禁用。
【慎用人群】
糖尿病、四肢周围血管疾病患者慎用【1】。
儿童:避免大面积、长时间使用;可能导致水杨酸中毒。
肝功能损害:避免长期大面积使用有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可能导致水杨酸中毒。
肾功能不全:避免在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长时间、大面积使用;可能导致水杨酸中毒。
肥皂、清洁剂、含有酒精的制剂、药用化妆品:同用会引起刺激或干燥。
外用痤疮制剂:如含过氧苯甲酰、雷锁辛、硫磺、维A酸等制剂合用时,可引起或加重对皮肤的刺激作用。
钙泊三醇、卡泊三醇:联合使用可能会降低前者的治疗效果。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用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使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故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皮疹;皮肤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神志模糊。
精神错乱。
呼吸急促。
胃部不适或呕吐。
持续耳鸣、听力损失或其他听力变化。
剧烈或持续头痛、头晕。
疲倦乏力。
腹泻。
当皮肤产生灼烧感、瘙痒、刺痛、红斑、丘疹、水疱、脱皮等症状时,应及时停药,并用清水洗净残留药物。若仍感到不适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进行对症治疗。
水杨酸软膏和水杨酸苯酚贴膏【2】均可用于治疗鸡眼,具体区别如下:
【适应证】适用于寻常痤疮、脂溢性皮炎、银屑病、皮肤浅部真菌病、寻常疣、鸡眼、胼胝及局部角质增生。
【价格】1.20–5.00元。
【特点】使用简便;适应证广泛。
【适应证】用于鸡眼的治疗。
【价格】7.00–18.00元。
【特点】使用较复杂;适应证单一。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非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甲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一般为1.20-5.00元,具体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2%、5% |
常用剂型
|
软膏剂 |
储存方式
|
需密封,于室温处保存 |
【1】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2015年版[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