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片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片

处方药 医保甲类

药品分类:非甾体抗炎药

最后修订:2023年11月28日

该药品由有来医生和北京药师协会联合共建

该药品信息由以下专家专业编审

崔向丽 主任药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药事部

概述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片主要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具有解热、镇痛的作用。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前列腺素的合成以阻断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又可通过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周围血管扩张、出汗与散热而起解热作用【1】

适用于哪些情况?

  • 用于小儿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高热。

  • 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偏头痛、头痛、肌肉痛、牙痛、神经痛。

怎么服用?

  • 餐前、餐后均可服用。

  •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

  • 餐后坐位或站立用200ml温水送服,注意服药后不宜立即躺卧。

  • 对于吞咽困难不能整片吞咽的婴儿和儿童,可将片剂压碎并与少量(5-10毫升)水、母乳或非大豆配方奶粉混合后服用。

  • 除特殊规定外,勿用茶水、咖啡、可乐、豆浆、牛奶等饮料送服,因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会和药物中某些成分产生不良影响。

服用多少?(遵医嘱或按以下方法服用)

若持续高热或疼痛,间隔4-6小时,可重复用药一次,24小时内不超过4次。

  • 1-3岁,体重在10-15kg,一次0.1-0.15g。

  • 4-6岁,体重在16-21kg,一次0.15-0.2g。

  • 7-9岁,体重在22-27kg,一次0.2-0.3g。

  • 10-12岁,体重在28-32kg,一次0.3-0.35g。

忘记服药怎么办?

本品用于退热或疼痛,6小时一次,24小时内服用不可超过4次,如果一次漏服,下次按正常剂量服用即可,切勿单次双倍剂量,以免服用过量。

误服误用怎么办?

  •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处,以免误服。

  • 本品小剂量误服小于10g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还可能导致肝脏损伤,误服后应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就医。

  • 本品误服一日量大于10g按中毒处理,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或催吐,血液透析、血液滤过,拮抗药治疗等。

服药前哪些情况需要告诉医生?

  • 对本品、其他药物或食物存在过敏的情况,应告知医生。

  • 正在服用其它药物及保健食品请告知医师。

  • 需由医生检查评估小儿的身体情况确诊疾病方可用药,以保障用药安全。

  • 如患有其它疾病或做过某些手术,陪护人应告诉医生,以防服用本品加重既往疾病。

  • 如果患有肝脏疾病,陪护人应告知医生。

  •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 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服用。

  • 本品可会影响某些实验室检查,服药期间若有实验室检查,应提前告知医生用药情况,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 本品口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2g。

  • 若用药后出现瘙痒、皮疹,尤其出现口腔、眼、外生殖器红斑、糜烂等,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 据报道,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会引起严重肝损伤,应严格按说明书使用。有肝脏问题的儿童,应小剂量服用对乙酰氨基酚。

  • 服用本品,尽量避免饮酒或含酒精饮料。

  • 不同品牌的这种药物可能对儿童有不同的剂量,在给孩子服用本品之前先咨询医生。

  • 用药期间如发现肝生化指标异常或出现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上腹胀痛、尿黄、目黄、皮肤黄染等可能与肝损伤有关的临床表现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 交叉过敏反应,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一般对本品不发生过敏反应,但有报告称在因阿司匹林过敏发生哮喘的病例中,少数服用本品后发生轻度支气管痉挛性反应。

  • 如果正在服用含有对乙酰氨基酚成分的其他药物,使用本品需谨慎,以免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导致肝脏问题。

  • 患有苯丙酮尿症 (PKU)的小儿,监护人应先咨询医生。有些产品含有苯丙氨酸,会加重疾病。

服药后需要注意什么?

  • 本品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 3 天,用于止痛不超过 5 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本品为对症治疗药,长期大量用药会引起造血系统和肝、肾损害【1】

  • 不能同时服用其他含有解热镇痛药的药品(如某些复方抗感冒药)。

  • 服药期间禁止服用含有酒精的饮料。

  • 对长期较大剂量用药者,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象及肝、肾功能【1】

哪些人不宜服用?

【特殊人群】

  • 【妊娠期女性】不推荐使用。

  • 【哺乳期女性】慎用。服用本品在乳汁中可达一定浓度,但在哺乳婴儿尿中尚未发现过本品或本品的代谢产物排出【1】

  • 【儿童】1岁以下儿童需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用于预防接种疫苗引起的发热或其他不适症状。

  • 【老年人】慎用。老年患者应慎用或适当减量使用。

【禁用人群】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慎用人群】

  • 乙醇中毒、肝病或病毒性肝炎时慎用,本品会增加肝脏毒性作用的危险【1】

  •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与哪些药物合用需要注意?

  • 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药物和其他解热镇痛药:应避免与本品合用,以免造成药物过量或导致毒性协同作用。

  • 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或解痉药(如颠茄):长期或超量服用本品时,不可服用此类药物,可致肝损害。

  • 抗凝药物:大量或长期应用本品时,可减少凝血因子在肝内的合成,有增强抗凝药物的作用,故抗凝药(特别是华法林)的用量应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进行调整【1】

  • 阿司匹林:长期大量与阿司匹林合用时,可增加肾脏毒性的危险【1】

  • 齐多夫定:与本品合用时,两药可相互降低与葡萄糖醛酸的结合作用而降低清除率,从而增加毒性,因此应避免同时应用【1】

  • 氯霉素:与本品同服,可增强氯霉素毒性。

以上并非全部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如需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但不确定是否产生联合用药风险,可咨询医师或药师。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迹象或症状,需立即就医:

  • 过敏反应的迹象,如皮肤出现皮疹、麻疹、瘙痒、伴或不伴有发热、红肿、起泡或脱皮;呼吸、吞咽或说话困难;声音嘶哑或口腔、面部、嘴唇、舌头、喉咙出现肿胀。

  • 过量使用可引起严重肝肾损伤、全身乏力、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或胃痛、大便浅色、呕吐、皮肤黄染、目黄、尿黄、排尿困难或排尿量改变。

  • 极少数患者使用可能会出现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Stevens-Johnson 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如果您的皮肤出现发红、肿胀、起水泡或脱皮(灼烧感)等迹象,请立即就医。眼睛发红或发炎,口腔、喉咙、鼻子或眼睛出现溃疡,亦应立即就医。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咨询医生?

如果以下副作用或任何其他副作用无法自行消退,请就医,咨询医生处理措施:

  • 胃部不适或呕吐、便秘、黑便。

  • 失眠、头疼等。

同类药对比

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片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都具有解热作用,区别如下:

药品名称:小儿对乙酰氨基酚片

【适应证】解热镇痛,用于发热、头痛、关节痛等。

【规格】0.1g。

【医保类型】医保甲类 。

价格】11.15-21.87元。

【特点】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及疼痛;常规剂量不良反应较少,长期大剂量可致严重不良反应。

药品名称: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适应证】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规格】本品为复方制剂,含对乙酰氨基酚0.125克,人工牛黄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

【医保类型】非医保。

价格】3.00-20.00元。

【特点】适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症状;常规剂量不良反应多。

补充信息

相关信息 具体情况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
价格范围
市场价为11.15-21.87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常见规格
0.1g/片
常用剂型
片剂、胶囊、颗粒剂、栓剂、口服液、注射液
储存方式
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化学药与生物制品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805-807.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