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消化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09月13日
依帕司他片为降糖药,能抑制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
用于治疗糖尿病神经性病变。
饭前口服。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
取坐位或站立,用200ml温开水送服。
成人每次50mg,每日三次。
通常,若想起时距离下一剂的时间比较长(长于给药间隔一半的时间),在想起时就立即补服一剂。
若想起时已接近下一剂的服药时间,就跳过漏服剂量,仅按下一个预定剂量服用,并逐渐回归到正常服药时间,不可擅自加倍剂量补服。
也可咨询医生或药师,进行个体化指导。
若存在频繁漏服的情况,需告知医生或药师。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处,一旦误服或服药过量应密切监测身体反应,必要时应立即就医,接受对症及支持治疗。
服药时需将药片从PTP密封袋中取出服用,若误咽PTP密封袋,可能会导致锋利的锐角刺入食管黏膜,引起食管穿孔、纵膈窦炎等严重并发症。
您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的情况。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如果您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是在备孕,请告知医生。
本品会影响某些检查结果。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为了更好的发挥药效,应饭前服药。如服药过量,或出现过敏表现及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服用本品后,尿液可能出现褐红色,此为正常现象。
应尽可能戒酒。在非治疗期间也要戒酒。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患者用药期间,应观察临床症状,包括上肢或下肢疼痛、感觉异常、过敏反应、自主神经症状等。
糖尿病患者应随身携带葡萄糖片或果汁,在出现头晕、饥饿、心慌、肢体震颤等低血糖症状时食用,以防昏倒或出现其他意外。
服用本品时,一旦出现过敏表现,应立即停药,并进行适当处理。
如连续服用本品12周无效,应及时就医,考虑改换其它疗法。
服药后,有糖尿病性神经病变者,应定期进行病情评估,包括运动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振动觉阈值、自主神经功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包括视网膜电图、眼底镜检查、荧光血管造影、视觉灵敏度改变。
长期用药应进行肝功能检查。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慎用。需权衡其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本品。
【哺乳期女性】不建议使用。哺乳期女性必须用药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慎用。
【老人】慎用。老年人因生理机能减弱,用药宜酌减。
【禁用人群】
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慎用人群】
过敏体质者慎用。
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糖尿病性肾病患者慎用。
尚不明确。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警告/注意:有些人在服用药物时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您有以下迹象或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的迹象:如严重的皮疹、荨麻疹、瘙痒、红肿、水泡或皮肤剥落、发烧、喘息、呼吸困难、吞咽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或口、面、唇、舌肿胀。
肝功能异常迹象:如尿液、眼睛、皮肤变黄, 严重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腻等。
眩晕、头晕、颈痛、乏力、嗜睡。
腹泻、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不振、腹部胀满、胃部不适。
浮肿、肿痛、四肢痛感、麻木、脱毛。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本品和硫辛酸片均为抗糖尿病神经性病变药,都可以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但两者在适应证、服药方式等方面还存在差别。
【适应证】治疗糖尿病神经性病变。
【服药方式】饭前服药,每日三次。
【特点】连续服用本品12周无效的患者应考虑改换其他疗法;可逆性的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能抑制糖尿病外周神经病变患者红细胞中山梨醇的积累,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和神经功能障碍。
【适应证】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服药方式】早餐前半小时服用,每日一次。
【特点】一般需要长期服药,具体遵医嘱;为B族维生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参与谷胱甘肽及辅酶Q10等氧化剂再循环。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19.50-105.00元(10片/盒、12片/盒、18片/盒、20片/盒、24片/盒、36片/盒),具体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50mg/片 |
常用剂型
|
片剂、胶囊 |
储存方式
|
遮光、密封保存,并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