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维生素/矿物质
最后修订:2023年10月20日
维生素K1片为维生素类促凝药物,当血液中的凝血酶原及其它凝血因子缺乏时,血液凝固迟缓,此时给予本品可达到较快的止血作用。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过低导致的凝血障碍。
用于中度梗阻性黄疸(胆、胰疾病)等伴有凝血功能改变及其它出血性疾病。
餐时或餐后用200ml温水送服,注意服药后不宜立即躺卧,待活动20-30分钟才可躺下。
除特殊规定外,勿用茶水、咖啡、可乐、豆浆、牛奶等饮料送服。
一般需整片服用。
口服。一次10mg,一日3次,或遵医嘱。
若漏服需立即补服,如已接近下次用药时间,服用正常剂量即可,不可自行加倍剂量。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以免误服,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若少量误服且未出现明显不适或只有轻微胃肠反应,如恶心、上腹部不适等,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时不需要紧急就医。
若大量误服或出现皮疹、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呼吸或说话困难等症状,立即就医。
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情况。
是否计划怀孕、已经怀孕或正在哺乳。
是否存在肝功能损伤情况。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服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知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本品。
有肝功能损伤的患者使用本品的疗效不明显,盲目加量可加重肝损害。
本品对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无效。外伤出血无必要使用本品。
用于纠正口服抗凝剂引起的低凝血酶原血症时,应先试用最小有效剂量,通过凝血酶原时间测定加以调整。过量的维生素K可给以后持续的抗凝治疗带来困难。
如果初始剂量不能逆转凝血障碍,则更高的剂量不太可能产生任何效果。对遗传性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
治疗期间若病情未好转,甚至加重或出现任何其他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慎用。
【哺乳期女性】慎用。
【儿童】慎用。须在成人监护下服用。
【老人】参考成人用量,用药前咨询医生。
【禁用人群】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严重梗阻性黄疸患者禁用。
因小肠吸收不良致腹泻者禁用。
【慎用人群】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慎用。
奥利司他:可能会降低维生素K1的血清浓度。在服用奥利司他之前或之后至少 2 小时服用口服维生素K1。
维生素 K 拮抗剂(如华法林):维生素K1可能会减弱维生素 K 拮抗剂的抗凝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服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服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轻度一过性恶心或上腹部不适。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本品与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均具有促凝血作用,具体区别如下:
【适应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过低导致的凝血障碍和中度梗阻性黄疸(胆、胰疾病)等伴有凝血功能改变及其它出血性疾病。
【特点】口服;不良反应较少。
【适应证】本品可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的出血及出血性疾病;也可用来预防出血,如手术前用药,可避免或减少手术部位及手术后出血。
【特点】注射给药;仅具有止血功能,并不影响血液的凝血酶原数目;无血栓形成危险。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8.97-88.00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5mg/片、10mg/片 |
常用剂型
|
普通片剂、注射剂 |
储存方式
|
需避光、密封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