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莫西沙星片

盐酸莫西沙星片

处方药 医保乙类

药品分类:抗感染药

最后修订:2023年09月23日

该药品由有来医生和北京药师协会联合共建

该药品信息由以下专家专业编审

崔向丽 主任药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药事部

概述

盐酸莫西沙星片是一种常用广谱抗感染药,可通过高浓度起到杀菌作用。

适用于哪些情况?

为了减少耐药性,本品应仅用于治疗已被证明或强烈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常用于治疗成人(≥18岁)敏感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 社区获得性肺炎;

  •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

  •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

  •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 鼠疫;

  • 轻至中度盆腔炎性疾病。

怎么服用?

  • 餐前、餐后服用均可。

  •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

服用多少?(遵医嘱或按以下方法服用)

若有培养和敏感性试验的相关信息,应参考这些信息选择或修改治疗方案。若没有这些信息,也可根据当地的流行病学和细菌敏感性数据等经验制定治疗方案。

本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通用的用法用量如下,但必须结合疾病严重程度由临床医生最终确定:

  • 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每24小时1片(400mg),持续10天。

  •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每24小时1片(400mg),持续5天。

  • 社区获得性肺炎:每24小时1片(400mg),持续7-14天。

  • 非复杂性皮肤或皮肤感染:每24小时1片(400mg),持续7天。

  •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每24小时1片(400mg),持续7-21天。

  •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每24小时1片(400mg),持续5-14天。

  • 鼠疫:每24小时1片(400mg),持续10-14天。

  • 轻至中度盆腔炎性疾病:每24小时1片(400mg),持续14天。

  • 在疑似或确认暴露在鼠疫耶尔森氏杆菌后,应立即开始用药。

  • 老年患者:不必调整用药剂量。

  • 肝损害患者:轻中度肝功能受损的患者血浆浓度没有受到影响,重度肝功能受损患者禁用。

  • 肾损害患者: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包括肌酐清除率≤30ml/min/1.73m2)和慢性透析,如血液透析和连续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 种族差异:对高加索、日本人、黑人及其他种族人群进行了种族间差别试验,未发现临床的药代动力学差别,不必调整药物剂量。

忘记服药怎么办?

  • 一想到就服用错过的剂量。

  • 如果接近您下一次服药的时间,请按正常服药时间进行下次服药,不要补服。

  • 不要在同时服用2剂或多剂。

误服误用怎么办?

药物应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 若无明显不适,可注意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不需要紧急就医;

  • 若出现过敏反应、肌无力症状加重、癫痫、精神错乱等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单剂量口服用药到2.8g,未观察到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如出现急性过量的情况,应排空胃并保持充足的水分。由于可能引起患者QT间期延长,应进行心电监护,密切观察,根据临床情况给予患者适当的支持治疗。药物过量可口服活性炭,有效防止莫西沙星系统暴露的过量增加。部分莫西沙星可以葡萄糖醛酸代谢产物的形式通过连续卧床腹膜透析及血液透析除去。

服药前哪些情况需要告诉医生?

  • 对本药、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

  • 如果您计划怀孕、已怀孕或正在哺乳,应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是否使用本品。

  • 治疗前应进行适当的培养和药敏试验,来分离和鉴定引起感染的微生物,并确定其对本品的敏感性。

  • 若在获得培养结果之前已使用本品进行治疗,应在获得培养结果后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

  • 在没有证据证明高度疑似细菌感染或用来预防细菌感染的情况下,本品不能使患者受益,反而有增加细菌耐药性的风险。

  • 使用本品时应告知患者:通常在疗程早期病情会好转,但仍应遵医嘱用药。跳过剂量或不完成整个疗程可能会降低紧急治疗的有效性,增加细菌耐药性形成的可能性,未来将不能使用本品或其他抗菌药治疗。

  • 如果您血钾低、血镁水平低或有心跳异常的表现。

  • 如果您最近心脏病发作。

  • 如果您曾经有过神经问题或肌腱问题。

  • 如果您过去服用这种药物或类似药物时,肌腱曾受到刺激或撕裂。

  • 如果您患有主动脉瘤,或者您有患此疾病的风险。这包括您是否有其他血管问题、高血压或某些健康问题,如马凡综合征或Ehlers-Danlos综合征。

  • 如果您一直在服用某些药物来治疗心跳异常。

  • 如果您正在服用某些可能导致心跳异常的药物。

  •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 未经医生确认,请勿开始、停止或改变任何药物的剂量。 

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 本品有光敏性/光毒性,应避免过度暴露于光源下,外出做好防晒。

  • 请避免开车和做其他需要您保持警觉的任务或行动。

  • 使用时间不要超过您被告知的时间,避免发生第二次感染。

  • 服药期间宜多饮水,除非医生告知不需要多饮水。

  • 用药期间尿液不可过度碱化,避免出现晶尿症【1】

  • 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服药后需要注意什么?

  • 用药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血糖、血液、心电图。

  • 本品可升高或降低血糖,如果您有相关症状应立即就医。

  • 针对复杂盆腔感染患者(如伴有输卵管-卵巢或盆腔脓肿)治疗时,需考虑使用盐酸莫西沙星的注射液进行治疗,不推荐口服给药治疗。

  • 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的淋病奈瑟氏菌所致盆腔炎性疾病,应与其他抗生素(如头孢菌素)合用。若治疗3天后,临床无改善,应重新考虑治疗。

  • 如果您有肝脏问题或心跳异常的表现也应立即就医。

  • 患者如出现腹泻,应注意假膜性肠炎的可能,应予相应治疗【2】

  • 本品在透析中的消除情况有待确定【1】

  • 如果您的症状没有好转或恶化,请咨询医生。

  • 不要与他人分享您的药物,也不要服用任何其他人的药物。

  • 如果您认为药物过量,请立即致电当地的中毒控制中心或立即就医。准备好讲述或展示服用了什么、服用了多少以及服用的时间。

哪些人不宜服用?

【特殊人群】

  • 【妊娠期女性】慎用,如需使用,请咨询医生。

  • 【哺乳期女性】慎用,如需使用,请咨询医生。

  • 【儿童】18岁以下儿童及青少年禁用。

  • 【老人】慎用,如需使用,参考成人剂量。

【禁用人群】

  • 对盐酸莫西沙星、其他喹诺酮类药物或任何辅料过敏者禁用。

  • 患有肝功能损伤(Child Pugh C级)患者禁用。

  • 转氨酶升高大于5倍正常值上限的患者禁用。

  • 有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相关肌腱疾病/病症病史的患者禁用。

  • 先天性或证明有获得性QT间期延长者禁用。

  • 电解质紊乱,尤其是未纠正低钾血症的患者禁用。

  • 有临床意义的心动过缓患者禁用。

  • 有临床意义的心力衰竭并伴有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患者禁用。

  • 既往发生过有症状的心律失常患者禁用。

  • 同时使用其他能延长QT间期药物的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 有肌腱疾病病史或发生过肌腱炎或肌腱断裂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包括本品在内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 重症肌无力者应避免使用本品。防止神经肌肉阻断活性,加重重症肌无力症状。

  • 本品可延长部分患者心电图的QT间期,应避免应用于以下患者:已知QT间期延长者;室性心律失常者,包括尖端扭转型,因为本品可增加发生此状况的风险;持续心律失常患者,如具有临床显著性的心动过缓和急性心肌缺血;未治疗低镁血症的患者;使用抗心律失常IA类药物(如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或Ⅲ类药物(如胺碘酮、索他洛尔)的患者;其他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西沙必利、红霉素、抗精神病药物和三环抗抑郁药。

  • 已知或怀疑存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如严重的脑动脉硬化、癫痫)或存在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如有发作倾向或发作阈值降低)应慎用。

  • 有周围神经病变史的患者应避免使用包括本品在内的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其他人群】

  • 治疗期间,从事驾驶或机械操作者应谨慎。

与哪些药物合用需要注意?

  • 华法林:喹诺酮类药物可增强华法林或其衍生物的抗凝作用。二者合用时,须严密监控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或其他合适的抗凝测试。

  • 抗糖尿病药物:与本品合用可干扰血糖(包括高血糖和低血糖)。二者合用时,须密切监测血糖,如发生低血糖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开展适当治疗。

  •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二者合用会增加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和抽搐的风险。

  • 延长QT间期的药物:二者合用时可进一步延长QT间期。

  • 氨基乙酰丙酸(全身性):光敏剂可增强氨基乙酰丙酸(全身性)的光敏作用。

  • 卡介苗:抗生素可能会降低卡介苗的免疫效果。

  • 霍乱疫苗:抗生素可能会降低霍乱疫苗的免疫效果。在接受全身抗生素治疗的患者中以及在使用口服或肠胃外抗生素后14天内避免接种霍乱疫苗。

  • 迪拉马尼:可能会增强QT间期的延长。如果可能,避免同时使用迪拉马尼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如果认为共同给药是不可避免的,则应在整个迪拉马尼治疗期间频繁监测心电图。

  • 多潘立酮:可能会增强多潘立酮的QT间期的延长作用。考虑替代这种药物组合。如果合并,监测QT间期的延长和室性心律失常。具有QT间期延长其他风险因素的患者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

  • 皮质类固醇(全身性):可能会增强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美喹他嗪:可能会增强美喹他嗪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 那氟沙星:可能会增强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毒性作用。

  • 匹莫齐特:可能会增强QT延长剂的QT延长作用。

  • 司维拉姆:可能会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吸收。在司维拉姆之前至少2小时或之后6小时口服喹诺酮类药物。

  • 匹可硫酸钠:抗生素可能会降低匹可硫酸钠的治疗效果。对于最近使用或同时使用抗生素的患者,考虑在结肠镜检查前使用替代产品进行肠道清洁。

  • 雷奈酸锶:可能会降低喹诺酮类药物的血清浓度。为了尽量减少雷奈酸锶对喹诺酮类抗生素浓度的任何潜在影响,建议在喹诺酮治疗期间中断雷奈酸锶治疗。

  • 伤寒疫苗:抗生素可能会削弱伤寒疫苗的治疗效果。只有减毒活Ty21a菌株受到影响。避免在接受全身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中使用减毒活伤寒疫苗(Ty21a)。将疫苗接种推迟至停用抗生素后3天,并避免在最后一次接种疫苗后3天内开始使用抗生素。

  • 阿洛司琼:与本品合用,增加前者血药浓度,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2】

  • 去羟肌苷(抗病毒药):二者合用可减少莫西沙星吸收【1】

  • 其他:抗酸药、硫糖铝、复合维生素和其他含有多价阳离子的药物可影响本品吸收,导致血浆中的药物浓度远低于预期,应在使用上述药物4小时前或8小时后口服本品。地高辛、格列本脲、丙磺舒、雷尼替丁、溴丙胺太林、茶碱与本品不存在药动学相互作用【1】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

警告/注意:有些人在服用药物时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您有以下迹象或症状,请立即就医:

  • 过敏反应: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的红肿、起泡或脱皮的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吞咽或说话困难;皮肤表面或舌头、喉咙肿胀。

  • 肝脏问题:尿色深、疲倦、食欲不振、呕吐、胃痛、胃部不适、大便色浅或黄疸。

  • 高血糖或低血糖:水果味口气、头晕、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倦怠、虚弱、脸红、头痛、口渴、饥饿、小便次数增多、经常颤抖或出汗。

  • 肾脏问题:排尿异常、尿血或体重大幅增加。

  • 胸痛、疲倦、畏寒发冷、喉咙痛或发烧。

  • 原因不明的瘀伤或出血。

  • 行走困难。

  • 阴道瘙痒或分泌物异常。

  • 肌肉无力或疼痛。

  • 可能会发生严重不可逆的皮肤反应(Stevens-Johnson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有时甚至会导致死亡。如果您有皮肤发红、肿胀、起水泡、脱皮,眼睛发红或发炎,口腔、喉咙、鼻子或眼睛出现溃疡等迹象,请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 腹泻常见于抗生素治疗。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发生C节段相关性腹泻(CDAD)。CDAD可能在服用抗生素期间或几个月后发生。如果您有胃痛、痉挛或松散、水样或血色的大便时,请立即就医。

  • 在服用此类药物后的2个月内,从心脏(主动脉)出来的主要血管可能出现罕见但严重的问题,尤其是老年患者。这包括主动脉撕裂或破裂,并可能导致严重出血甚至死亡。造成这种影响的原因尚不清楚。如果您的胃部、胸部或背部突然出现剧烈且持续不消失的疼痛,请立即就医。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咨询医生?

所有药物都可能引起副作用。然而,许多人没有副作用或只有轻微的副作用。如果这些副作用或任何其他副作用无法自行消退,请就医,咨询医生处理措施:

  • 腹泻或胃部不适。

这些并不是可能发生的所有副作用,您也可以向国家卫生机构报告副作用。如果您对副作用有疑问,请咨询医生,是否有相关的医疗建议。

同类药对比

盐酸莫西沙星片和盐酸环丙沙星片都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性感染,但在适应证、价格及致病菌上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药品名称:盐酸莫西沙星片

【适应证】常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复杂性腹腔内感染、鼠疫及轻至中度盆腔炎性疾病。

【医保类型】医保乙类。

【价格】79.20–87.99元。

【特点】价格昂贵,适应证范围较广,对泌尿道感染作用较差,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药品名称:盐酸环丙沙星片

【适应证】常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泌尿道和胃肠道感染。

【医保类型】医保甲类。

【价格】1.10–8.95元。

【特点】价格低廉,但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及厌氧菌等作用差,可导致癫痫发作。

补充信息

相关信息 具体情况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价格范围
79.20-87.99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常见规格
0.4g
常用剂型
片剂、注射剂
储存方式
于遮光25℃以下处密封保存

参考文献

【1】于传隆.黄正明.修成娟.吴少祯.彭成.熊方武.孙尚传.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8:234-23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化学药与生物制品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763-765.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