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抗感染药、五官科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03月18日
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为喹诺酮类抗菌药,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耳部感染。
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
本品为局部耳用制剂,不可用于其它部位,亦不可口服。
本品常温保存,使用前可用手心温暖药瓶。使用时,将头偏向一侧,使患侧耳朵朝上,将耳廓向后向下牵拉使耳道变直,每次滴入药液3-5滴,进行10分钟的耳浴,即保持此姿势10分钟。可轻轻按压耳前方突起部分数次,以便让药液进入耳朵深部。
耳浴后用干净的脱脂棉或棉纸等置于耳部,侧头将流出的药液擦干净。
使用时注意瓶口不要接触耳道壁及其边缘或其他皮肤表面,以防污染。
成人一次6-10滴,每日两次,点耳后进行约10分钟耳浴。
根据症状适当增减点耳次数。小儿滴数酌减。
通常,在想起时就立即使用一剂。
若想起时已接近下一剂的用药时间,就跳过漏用剂量,仅按下一个预定剂量使用。不可擅自加倍剂量或频繁使用。
若误服本品,会引起口腔内不适、恶心及腹泻。需多次漱口,然后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必要时请就医。
如不慎使用已被污染或过期的滴耳液,需及时就医咨询。如果出现严重反应或超敏反应的体征,请及时就医。
您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的情况。
您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如果您已怀孕、计划怀孕或正在哺乳,请告诉医生。
用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使用此药。
使用本品时若药温过低,可能引起头晕目眩,因此使用温度应接近体温,可将药瓶放在手心或温水浴中捂热。
一旦出现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应立即停药。
如药液出现混浊或变色时,切勿再用。
用药后,若口腔内有异味或鼻腔内有流涕的感觉,是正常的,不用担心。
保持耳内清洁,不要抠耳朵或大声吆喝。在洗头、洗脸、游泳时可用干棉球阻塞外耳道口,防止耳内进水。
对于耳部严重疼痛的患者可以采用局部热敷的方式缓解。
如果按医生规定的剂量、方法使用,但病情未得到缓解,应及时就医咨询。
本品疗程以4周为限,若用药超过4周应慎重或咨询医生。
本品一般只适用于中耳炎局限在中耳黏膜部位的局部治疗。若炎症已漫及鼓室周围,则除了使用本品局部治疗以外,还需要由医生指导同时服用口服制剂进行全身治疗。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禁用。
【哺乳期女性】禁用。必须用药时,建议暂停哺乳。
【儿童】不建议使用。
【老年人】不建议使用。
【禁用人群】
对本品及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正确用药的情况下与其他药物无显著相互作用。
如长期大量使用,可产生与全身用药相同的药物相互作用,如可使环孢素、丙磺舒等药物血药浓度升高等。
若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告知医生。
警告/注意:有些人在使用本品时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您有以下迹象或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的迹象:如严重的皮疹、荨麻疹、瘙痒、红肿、水泡或皮肤剥落、发烧、喘息、呼吸困难、吞咽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或口、面、唇、舌肿胀。
中耳痛。
耳朵瘙痒。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口腔内有异味。
鼻腔内有流涕的感觉。
本品和盐酸林可霉素滴耳液都属于抗菌药,可以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耳部感染。但两者还存在以下区别。
【适应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中耳炎、外耳道炎、鼓膜炎。
【抗菌药分类】喹诺酮类。
【特点】对本品及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儿童使用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适应证】敏感菌所致的急、慢性中耳炎。
【抗菌药分类】林可霉素类。
【特点】对林可霉素类药物过敏者禁用;1个月以内的婴儿禁用,其他年龄段儿童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在1.90-19.00元左右,具体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0.3% |
常用剂型
|
片剂、胶囊、分散片、滴眼液、滴耳液、乳膏、软膏、注射液 |
储存方式
|
遮光、密封保存,并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