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骨骼/肌肉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02月23日
巴氯芬片是中枢性肌肉松弛药,为作用于脊髓的骨骼松弛剂、镇静剂。可抑制单突触和多突触传递,有效缓解肌张力增高、减少伸肌和屈肌痉挛程度与频度。常用于缓解各种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本品用于缓解由以下疾病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多发性硬化症、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型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
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
严格按说明书用药,出现异常及时咨询药师或医生。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
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坐位或站立,用200ml温开水送服。服药后不可立即躺卧,活动20-30分钟才可躺下。
除特殊规定外,勿用茶水、咖啡、可乐、豆浆、牛奶等饮料送服,因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会和药物中某些成分产生不良影响。
成人:推荐初始剂量为5mg,每日三次。每隔3天增服5mg,逐渐增加剂量,需根据患者的反应具体调整。对本品敏感的患者每日初始剂量应为5-10mg,剂量应缓慢递增。常用剂量为每日30-75mg,根据病情可达每日100-120mg。
儿童:每日剂量按体重为0.75-2mg/kg。10岁以上儿童,每日最大剂量可按体重2.5mg/kg。通常治疗开始时每次2.5mg,每日四次。大约每隔3天小心增加剂量,直至达到儿童个体所需量。推荐每日维持治疗量如下:12个月-2岁儿童:10-20mg。2-6岁儿童:20-30mg。6-10岁儿童:30-60mg(最大量为70mg)。
请及时咨询医生个体化指导。
通常,如果漏服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可在想起后立即补服错过的剂量。
如果接近您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可无需补服,下次服药时间按正常剂量服用。
不要同时服用两倍或更多剂量。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处,如无明显不适,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时无需紧急就医。
如超量服用,可抑制中枢神经,主要表现为:嗜睡、意识混沌、呼吸抑制、昏迷。容易发生的症状还有:精神错乱、幻觉、激越、调节紊乱、瞳孔反射消失;全身性肌张力过低、肌阵挛、反射消失;惊厥;周围血管扩张、低血压、心动过缓;低体温;恶心、呕吐、腹泻、流涎;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P)升高。如同时服用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物质或药物(例如酒精、安定、三环类抗抑郁药),上述情况有恶化可能。如有以上症状,需立即就医。
对本药、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存在过敏情况。
对伴有癫痫的痉挛状态患者,除继续使用适当的抗惊厥药治疗外,可在适当的监护下使用巴氯芬。
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知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巴氯芬的镇静作用可影响患者反应能力,驾驶车辆或操纵机器者需谨慎。
未经医生允许,切勿私自停药,以免造成更大的副作用风险。
在使用酒精、大麻、其他形式的大麻以及其他处方药、非处方药之前,需与医生沟通。
服用本品可改善因神经源性的原因而影响膀胱排空患者症状。
不良反应主要发生于治疗开始时、剂量增加过快、剂量过大的患者,常为暂时性,减少剂量后可减弱或消失,一般不需停药。对有精神病史者或伴有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和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可能较为严重。
提高训练水平,改善机体对肌肉的控制能力。
运动前需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对肌肉进行拉伸,提高其柔韧性【1】。
由于有报告在极个别病例中引起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和血糖升高,故对肝病或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以确证上述已有的疾病与药物的诱导无关。
长期服用巴氯芬片突然停药者,可发生焦虑、意识错乱状态、幻觉、精神病、躁狂或偏执状态、惊厥(癫痫持续状态)、心动过速等反应,并且可出现一种反跳现象,使痉挛状态一过性加重。除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必须紧急停药外,否则应在1-2周内逐渐减量停止治疗。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慎用。尤其在妊娠期前三个月,只有在抢救时才能服用本品。
【哺乳期女性】慎用。
【儿童】小剂量服用,如需服用,请咨询医生。
【老人】慎用,如需使用,请咨询医生。如使用后未观察到益处,请缓慢停药。
【禁用人群【1】】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青霉素相关的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者禁用。
肾功能不全或同时具有风湿性关节炎者禁用。
【慎用人群】
痉挛状态合并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或意识错乱状态患者需慎用。因病情可能恶化,需对患者进行严密监护。
有消化性溃疡或有该病史者以及患有脑血管病、呼吸、肝、肾功能衰竭者,需慎用本品。
已患有括约肌张力过高者,应慎用巴氯芬。可能引起急性尿潴留。
巴氯芬的镇静作用可影响患者反应能力,驾驶车辆或操纵机器者应慎用。
降压药:本品与降压药合用可加强血压下降作用。
其他中枢抑制药或乙醇:可增加镇静作用。
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增强本品作用,引起明显的肌张力过低。
卡比多巴、左旋多巴:帕金森病患者同时服用本品和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治疗时。可引起精神错乱、幻想、激动不安。
氮卓斯汀(鼻用):氮卓斯汀可增强本品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溴哌啶醇:溴哌啶醇可能增强本品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唑吡坦:本品可能会增强唑吡坦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作用。
以上并非全部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如需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但不确定是否产生联合用药风险,可咨询医师或药师。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中枢神经系统:治疗开始时常出现日间镇静、嗜睡和恶心等不良反应。偶见口干、呼吸抑制、头晕、无力、虚脱、精神错乱、晕眩、恶心、呕吐、头痛和失眠。
神经精神病学的表现偶有或罕见报道:欣快、抑郁、感觉异常、肌痛、肌无力、共济失调、震颤、眼球震颤、调节紊乱、幻觉、恶梦。上述症状常难以与疾病本身的表现相区别。可能会降低惊厥阈,并引起惊厥发作,癫痫患者尤应注意。
心血管系统:偶会发生低血压、心功能降低。
泌尿生殖系统:偶见或罕见排尿困难、尿频、遗尿。常难于与疾病本身的表现相区别。
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瘙痒、发热或不发热的皮肤发红、肿胀、起泡、脱皮、胸闷、喉咙发紧、呼吸或吞咽困难、不寻常的声音嘶哑、面部或喉咙肿胀。
其他:罕见或个别病例有视力障碍、味觉障碍、多汗、皮疹、肝功能损害。某些患者对药物可显反常反应,表现为痉挛状态加重。可能会出现肌张力过低,使患者更难于行走或照料自己,这种情况通常在调节剂量后可缓解(如减少日间剂量,可能的话增加夜间剂量)。
胃肠道反应:偶有轻度的胃肠功能紊乱(便秘、腹泻)、胃部不适或呕吐。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巴氯芬片和盐酸乙哌立松片均为中枢性肌肉松弛药物。但在适应证、价格等方面有所区别,具体如下:
【适应证】用于多发性硬化症、脊髓空洞症、脊髓肿瘤、横贯型脊髓炎、脊髓外伤和运动神经元病、脑血管病、脑性瘫痪、脑膜炎、颅脑外伤引起的骨骼肌痉挛。
【价格】8.50-217.00元。
【特点】口服吸收速度快,价格偏高。
【适应证】改善下列疾病的肌紧张状态:颈肩臂综合症,肩周炎、腰痛症。改善下列疾病所致的痉挛性麻痹:脑血管障碍,痉挛性脊髓麻痹,颈椎病,手术后遗症(包括脑、脊髓肿瘤),外伤后遗症(脊髓损伤、头部外伤),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婴儿脑性瘫痪,脊髓小脑变性,脊髓血管障碍,亚急性视神经脊髓病(SMON)及其它脑脊髓疾病。
【价格】12.50-45.10元。
【特点】用药后可迅速缓解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价格略低。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8.50-217.00元,具体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5mg/片、10mg/片、25mg/片 |
常用剂型
|
片剂、注射剂 |
储存方式
|
遮光、密封保存 |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化学药与生物制品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78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