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抗感染药
最后修订:2023年08月23日
氯唑西林钠颗粒为抗菌药,是半合成青霉素,具有耐酸、耐青霉素酶的特点,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达到抗菌目的。
主要用于治疗产青霉素酶并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所致轻、中度感染,如骨骼、呼吸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等。
口服,空腹服用。
将本品倒入杯中,用适量温开水冲泡,搅拌均匀后服用。
成人一次0.5g,一日4次。
14天以内新生儿,体重低于2kg者,每12小时按体重12.5-25mg/kg;体重超过2k g者,每8 小时给药一次。3-4周新生儿给药周期为6小时。
通常,在想起时就立即补服一剂。
若想起时已接近下一剂的服药时间,就忽略漏服剂量,按下一个预定剂量服用。
不可擅自加倍剂量或频繁服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处,一旦误服或服药过量应立即就医,接受对症及支持治疗。
您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的情况。
是否进行过青霉素皮肤试验。
是否存在肾功能严重减退、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
如果您已怀孕、在备孕或正在哺乳,需告知医生。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氯唑西林钠颗粒可能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轻中度肾功能减退患者服用本品时剂量不需调整,但肾功能严重减退时,本品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用药期间多饮水, 保持高尿流量,以免引起肾损伤。
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不可任意加大剂量、增加用药次数或延长疗程,以防蓄积中毒。
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在首次给药期间观察过敏反应的体征和症状。
应经常定期检查周围血象,长期治疗者需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慎用。
【哺乳期女性】慎用。哺乳期妇女若必须用药,需暂停哺乳。
【儿童】慎用。
【老年人】慎用。老年患者服用本品时须调整剂量。
【禁用人群】
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有青霉素类药物过敏史者或青霉素皮肤试验阳性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有哮喘、湿疹、枯草热、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慎用。
抑菌药(如氯霉素、红霉素、四环素类、磺胺药):合用可干扰氯唑西林钠的杀菌活性,故不宜与抑菌药及其他青霉素类药物合用,尤其在治疗脑膜炎或急需杀菌剂的严重感染时。
经肾小管排泄的药物(如丙磺舒、阿司匹林、吲哚美辛、保泰松、磺胺药):上述药物可减少氯唑西林钠在肾小管的排泄,使氯唑西林钠的血药浓度升高,血清半衰期延长,毒性也可能增加。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还可能会产生其他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皮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
血液异常的迹象:如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黄疸、发热、发冷、出血倾向、非常疲倦或虚弱。
严重的皮肤反应:如皮肤发红、肿胀、起水泡或脱皮,眼睛发红或发炎,口腔、喉咙、鼻子或眼睛生疮。
严重腹泻。
癫痫发作。
腺体肿胀。
腹胀、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胃部不适、排气多。
皮疹。
以上并未列举完全,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本品与阿莫西林颗粒均为抗感染药,属于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但两者还存在以下区别。
【适应证】用于治疗产青霉素酶并对甲氧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所致轻、中度感染,如骨骼、呼吸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类别】异噁唑类青霉素
【特点】具有耐酸、耐青霉素酶的特点;对产青霉素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抗菌作用;抗菌作用较弱。
【适应证】用于敏感菌(不产β-内酰胺酶菌株)所致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伤寒以及淋病。
【类别】氨基类青霉素
【特点】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均有杀菌作用,抗菌谱广;不耐青霉素酶,适用于不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所致感染。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非医保 |
价格范围
|
暂无参考价格,具体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每袋含氯唑西林钠0.125g |
常用剂型
|
颗粒、注射剂、胶囊 |
储存方式
|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并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