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抗过敏药、皮肤科药
最后修订:2023年02月12日
丙酸倍氯米松乳膏是强效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等作用。
用于治疗过敏性与炎症性皮肤病的相关疾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掌跖脓疱病、干藓、银屑病等。
皮肤外用,不可用于眼、口、鼻等部位。
使用前清洗患处皮肤,确保其清洁、干燥。
洗净双手,戴上手套或指套,用指腹或棉签取适量(根据患处大小决定)药膏,从患处中心开始,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向外画圈涂抹。
轻轻按摩给药部位,使药物吸收,直到药膏消失。必要时可予以包扎。
本品不宜长期大面积应用,也不宜采用封包治疗,大面积使用不能超过2周。
当治疗顽固、斑块状银屑病时,若用药面积仅占体表面积的5%-10%可连续使用4周以上,每周用量均不可超过50g,具体请咨询医生。
取适量药品涂于患处,一日2-3次。
若漏用需立即补涂,如已接近下次用药时间,使用正常剂量即可,不可自行加倍剂量。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或误用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儿童或非患者本人将本品误用于皮肤后,若未出现明显不适,可以用大量清水清洗用药部位,必要时咨询医生。
儿童或成人误服本品后,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等对症处理措施。前往医院途中,可尽量多饮水,加速药品从尿液中排泄。
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和物质有过敏情况。
是否怀孕、计划怀孕,或处于哺乳期。
是否存在皮肤感染的情况。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用药期间应告知医生、药师、检验医师和护士,您正在使用本品。
用药时应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感染其他细菌。
本品仅供外用,不可用于眼睛、口腔或阴道。
如需使用多种外用药物,请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使用。
应严格遵循医嘱使用本品。
本品不可用于割伤、擦伤或受损的皮肤破溃处。
治疗期间若伴有皮肤感染,必须同时使用抗感染药物。
涂抹后,应盖紧管帽,并及时清洁双手避免药物残留。
若使用本品1周后,病情未缓解或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禁用。
【哺乳期女性】慎用。如需用药,请咨询医生。
【儿童】慎用。应由医生进行整体评估后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人】慎用。应避免长期大量密封给药。
【禁用人群】
对本品和其他皮质激素有过敏史者禁用。
鼓膜穿孔的湿疹性外耳道炎患者禁用。
细菌、真菌、病毒感染患者禁用。
存在溃疡、二度以上烫伤、冻伤的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过敏体质者慎用。
本品与阿地白介素联合使用时可能会降低后者的抗肿瘤作用。
若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用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使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故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肾上腺功能减退迹象:如严重胃部不适或呕吐、严重的头晕甚至昏倒、四肢无力、疲倦乏力、情绪异常、食欲降低或体重减轻。
库欣病迹象:如上背部或腹部脂肪增加、满月脸、严重的头痛或伤口愈合缓慢。
皮肤变化:如突发的青春痘、妊娠纹、皮肤愈合减慢、异常毛发生长。
用药部位麻木、感知力下降。
皮肤灼烧感、瘙痒、刺痛、干燥。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本品和氢化可的松软膏均为皮肤外用激素药,具体区别如下:
【适应证】用于过敏性与炎症性皮肤病的相关疾病,如湿疹、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盘状红斑狼疮、掌跖脓疱病、干藓、银屑病等。
【医保类型】医保乙类。
【特点】强效激素;处方药;用途广泛。
【适应证】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和瘙痒症。
【医保类型】医保甲类。
【特点】弱效激素;非处方药。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在3.10-9.50元不等,具体请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10g:2.5mg |
常用剂型
|
软膏剂、吸入剂 |
储存方式
|
密封、遮光,在凉暗处(≤20℃)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