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心血管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06月28日
警告:对本品过敏者、先天或后天性出血疾病患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吲哚布芬片为抗血栓形成药,可减少血栓素的生成,抑制血小板的聚集,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还可以降低血小板的黏附性。
用于治疗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静脉血栓形成。
也可用于血液透析时预防血栓形成。
口服。饭后服用。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取坐位或站立,用适量温水送服。
每日两次,每次100-200mg。
65岁以上老年患者及肾功能不全患者每天服用100-200 mg为宜。
如果漏服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可在想起后立即补服错过的剂量。
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可无需补服,下次服药时间按正常剂量服用。
切勿私自加量,以免服用过量,亦不可频繁服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以免误服,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若少量误服且无明显不适,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不需要紧急就医;
若过量服用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对症治疗。
如果您已怀孕或在备孕、或者处于哺乳期,需告诉医生。
是否对本品、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如果您正在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用药期间,必要时应进行出血时间测定。
如果按医生规定的剂量、方法服用足够的治疗周期,但病情未得到缓解,应及时就医咨询。
不要与他人分享您的药物,也不要服用任何其他人的药物。
如果您认为药物过量,请立即致电当地的中毒控制中心或立即就医。向医生讲述或展示服用了什么、服用了多少以及服用的时间。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禁用。
【哺乳期女性】禁用。
【儿童】不建议服用。。
【老人】65岁以上老年患者用药剂量减半或慎用。
【禁用人群】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先天或后天性出血疾病患者禁用。
凝血功能低下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过敏体质者慎用。
胃肠道活动性病变者慎用。
正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的患者慎用。
抗凝血药:应避免吲哚布芬与抗凝血药同时服用。
水合氯醛:使吲哚布芬的游离血药浓度升高,可增强疗效和毒性。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塞来昔布、吲哚美辛):使吲哚布芬的游离血药浓度升高,有引起出血的危险,应减量慎用。
阿司匹林:可阻止血小板聚集,与吲哚布芬合用时可增强抗凝效应,应避免两药同服。
广谱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等):某些抗菌药可抑制肠道正常菌群,引起维生素 K 缺乏而加强本品的效应。
扩血管药(如单硝酸异山梨酯、酚妥拉明):合用时扩血管作用可能增强,同时可引起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
格列吡嗪:吲哚布芬可使格列吡嗪的药效增大,同时会引起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增加。
巴比妥:巴比妥类药物可使吲哚布芬代谢加速而降效。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可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丘疹;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吞咽或言语障碍;或口腔、面部、舌头、喉咙肿胀等。
腹部剧痛、呕血、吐血、血尿、鼻出血、大便带血或黑便等。
如果您出现头疼、头晕、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症状,且对您造成困扰,可咨询医生。
吲哚布芬片和阿司匹林缓释片均为抗血栓形成药,但在适应证及价格上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适应证】用于治疗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变、静脉血栓形成。
【价格】102.00-120.00元。
【特点】对血小板的抑制是可逆的;价格较贵。
【适应证】用于抗血栓。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价格】10.55-28.00元。
【特点】本品为环氧酶抑制剂,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作用;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102.00-120.00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0.2g/片 |
常用剂型
|
片剂 |
储存方式
|
阴凉处密闭保存 |
[1]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下卷:2170-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