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消毒防腐药
最后修订:2023年07月07日
聚甲酚磺醛溶液属于外用消毒灭菌药,具有广谱抗细菌、真菌和原虫感染的作用。
【妇科】
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宫颈炎、各类阴道感染(如细菌、滴虫和霉菌引起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使用子宫托造成的压迫性溃疡、宫颈息肉切除或切片检查后的止血,尖锐湿疣及加速电凝治疗后的伤口愈合;还可用于乳腺炎的预防(乳头皲裂的烧灼)。
【外科与皮肤科】
用于皮肤伤口与病变的局部治疗(如烧伤、肢体溃疡、褥疮、慢性炎症等),能够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止血和促进愈合过程及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
【口腔科】
用于治疗口腔黏膜和齿龈的炎症,口腔溃疡及扁桃体切除后的止血。
【妇科】
用于阴道冲洗时,聚甲酚磺醛溶液应按1:5的比例以水稀释。
用于局部涂抹或敷贴时无需稀释,可借助于阴道镜、镊子、棉签等工具。治疗前先彻底清洁宫颈及宫颈管,去除分泌物。可将浸有聚甲酚磺醛原液的棉签插入宫颈管,转动数次取出,然后再将浸有药液的纱布块轻轻敷贴于病变组织,持续1-3分钟。通常每周进行1-2次。
用于止血时,无需稀释,用浸有聚甲酚磺醛溶液(无需稀释)的棉片压于出血部位1-2分钟,即可达到止血目的。
【外科、皮肤科与口腔科】
为了终止伤口出血,可将浸有聚甲酚磺醛溶液的纱布块压在出血部位1-2分钟,止血后最好擦干残留药液。
治疗局部烧伤、褥疮和肢体溃疡也可采用同样方法,以使其坏死组织易于脱落。
治疗口腔和咽腔,应将本品按 1:5 的比例以水稀释。口腔黏膜与牙龈的病变,在使用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后必须彻底漱口。
若漏用立即补用即可,如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无需补用,下次用药时间按正常剂量使用即可。
切勿私自加量,以免使用过量,亦不可频繁使用。如有疑问,可咨询医生。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或误用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儿童或非患者本人将本品误用于皮肤后,若未出现明显不适,可以及时洗净残留药液,同时密切观察皮肤是否出现刺痛感、灼烧感等局部刺激症状,暂时不需要紧急就医。
儿童或成人误服本品后,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等对症处理措施。
您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和物质有过敏情况。
如果您已怀孕、计划怀孕,或处于哺乳期,请告知医生。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用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知医生、药师和护士,您正在使用本品。
本品仅供外用,不可内服。应避免与眼睛接触。
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不可使用刺激性肥皂清洗患处,经期应停止治疗。
棉织物及皮革与本品接触后,应在制剂未干前立即用水洗净。
所有治疗用具使用后均应在水中浸泡(可含 1-2% 的碳酸氢钠,即小苏打)。
本品会加速和增强修复过程,如果用药后出现坏死组织从病灶处脱落,有时甚至是大片脱落,无需惊恐。
若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较严重时,应及时联系医生。
如果按规定使用后症状未能缓解,应及时咨询医生。
【特殊人群】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禁用。
【儿童】使用前咨询医生。
【老人】如需用药,应咨询医生。
【禁用人群】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本品只可局部应用,由于不能排除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故同一部位避免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
若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使用本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局部刺激症状(如烧灼感或疼痛)或牙釉质损伤。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本品与醋酸氯己定溶液均可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具体区别如下:
【适应证】用于治疗宫颈糜烂、宫颈炎、各类阴道感染(如细菌、滴虫和霉菌引起的白带增多)、外阴瘙痒、使用子宫托造成的压迫性溃疡、宫颈息肉切除或切片检查后的止血,尖锐湿疣及加速电凝治疗后的伤口愈合;还可用于乳腺炎的预防(乳头皲裂的烧灼);皮肤伤口与病变的局部治疗(如烧伤、肢体溃疡、褥疮、慢性炎症等),能够加速坏死组织的脱落,止血和促进愈合过程及用于尖锐湿疣的治疗;治疗口腔粘膜和齿龈的炎症,口腔溃疡及扁桃体切除后的止血。
【特点】价格略高;适应证广泛。
【适应证】适用于皮肤及黏膜的消毒;创面感染、阴道感染和子宫颈糜烂的冲洗。
【特点】价格低廉;应用范围小。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在18.17-56.91元不等,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36% |
常用剂型
|
外用液体剂、栓剂 |
储存方式
|
遮光,密封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