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呼吸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12月21日
复方甘草片是黏膜保护性祛痰镇咳药,由甘草浸膏粉、阿片粉、樟脑、八角茴香油、苯甲酸钠组成。其中,阿片粉有镇咳作用;樟脑及八角茴香油有刺激支气管黏膜、增加腺体分泌和稀释痰液的作用;苯甲酸钠为防腐剂,有防止药品变质的作用。四种成分联合发挥镇咳祛痰作用。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痰稠量多。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
饭前、饭后服用均可,可在口腔含化,也可温水送服。
除特殊规定外,勿用茶水、咖啡、可乐、豆浆、牛奶等饮料送服,因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会和药物中某些成分产生不良影响。
成人,一次3-4片,一日三次。
若漏服时间较短,想起时可立即补服。
若漏服时间较长,想起时已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应跳过漏服剂量,按下次剂量服用,并逐渐回归到正常服药时间,不可私自加量,以免服用过量。
若存在频繁漏服的情况,需咨询医生或药师。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处,以免误服。
本品误服会出现胃肠反应,恶心和呕吐,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如果您计划怀孕、已怀孕或正在哺乳,应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是否使用本品。
如果您对一些药物或者食物存在过敏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以确保您服用本品是安全的。
告诉医生您的身体状况,以确诊疾病,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您是否曾患有其它疾病(如胃炎、胃溃疡、前列腺肥大)或做过某些手术,以防服用本品加重既往疾病。
如果您正在服用其它药物(如强力镇咳药、阿司匹林、降压药等)及保健食品请告知医师。
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服用。
高血压患者服用本品时,应注意检查血压情况[3]。
复方甘草片只宜在出现症状时对症服用,不宜长期服用。本品含有阿片,久服可能成瘾,一般不宜连续服用5天以上。根据临床报道,如持续服用甘草片时间过长,可出现异常困倦、出冷汗、流鼻涕甚至焦躁不安等症状,且成瘾症状需要两至三月才能摆脱。
若症状消失立即停药。
长期服用可引起依赖性。
【特殊人群】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慎用。
【儿童】需遵医嘱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年人】慎用,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禁用人群】
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胃炎、胃溃疡者慎用。
前列腺肥大及排尿有困难的老年人慎用。
长期酗酒且有酒瘾者慎用[2]。
运动员慎用。服药期间和停药后3-4天内, 对尿液吗啡检测有影响。
强力镇咳药:应避免与本品同时使用。
呋喃妥因:与本品合用,可降低胃肠道反应,提倡合用[2]。
奎宁、麻黄素、阿托品:与本品合用易产生沉淀,影响吸收,避免合用[2]。
阿司匹林:与本品合用可致消化道溃疡[2]。
利尿药:与本品合用,可发生药源性毒性,避免合用[2]。
降压药:复方甘草片里含有甘草流浸膏,与降压药合用可能使血压升高[3]。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迹象或症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的迹象,如皮肤出现皮疹、麻疹、瘙痒、伴或不伴有发热、红肿、起泡或脱皮;呼吸、吞咽或说话困难;声音嘶哑或口腔、面部、嘴唇、舌头、喉咙出现肿胀。
轻微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复方甘草片和盐酸溴己新片都是咳痰药物,区别如下:
【适应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咳嗽、痰稠量多。
【价格】6.50-78.00元。
【特点】复方制剂,具有镇咳作用且各种成分作用及效果不同;价格相对低廉;不良反应少。
【适应证】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引起的粘痰不易咳出的患者。
【价格】11.90-750.00元。
【特点】只能祛痰,无镇咳作用;价格相对昂贵;不良反应多。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甲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4.00-69.00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每片含甘草浸膏粉112.5mg、阿片粉4mg、樟脑2mg、八角茴香油2mg、苯甲酸钠2mg |
常用剂型
|
片剂 |
储存方式
|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
[1]王永春,高社光,王婵著 《300种口服中西药相生相克手册》 2017 第115页
[2]宋敬东编著 《健康常识全知道》 2018 第646页
[3]胡维勤主编 《高血压 专家教你吃和养 赠美食制作全视频》 2015 第2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