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格列净片

卡格列净片

处方药 医保乙类

药品分类:消化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10月10日

该药品由有来医生和北京药师协会联合共建

该药品信息由以下专家专业编审

陈瑞玲 主任药师
北京天坛医院 | 药剂科

警告

警告:

  • 本品可能增加2型糖尿病患者截肢风险,脚趾和足中部位截肢最常见,少数患者多次截肢,或涉及双下肢。

  • 在开始用药前,应考虑到可能增加截肢风险的因素,例如既往截肢史、外周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以及糖尿病性足部溃疡。

  • 应监测服用本品的患者是否出现下肢部位的感染、下肢新发疼痛或触痛、疮或溃疡,如出现这些并发症应停药。

概述

卡格列净片是常用口服降糖药,可减少滤过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尿糖排泄,延缓消化过程中葡萄糖的生成及吸收,达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目的。

适用于哪些情况?

  • 用于配合饮食和运动,控制2型糖尿病。

怎么服用?

  • 每日一次,当天第一餐前服用。

服用多少?(遵医嘱或按以下方法服用)

  • 初始剂量为100mg,每日一次。

  • 对于需加强血糖控制且对每日100mg耐受的患者,剂量可增加至300mg,每日一次。

忘记服药怎么办?

  • 可及时咨询医生个体化指导。

  • 通常,如果漏服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 一想到就服用错过的剂量。

  • 如果接近您下一次服药的时间,请按正常服药时间进行下次服药。

  • 不要同时服用 2 剂或多服。

误服误用怎么办?

药物应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 若无明显不适,可注意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不需要紧急就医。

  • 若出现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过敏等严重身体不适症状,可迅速催吐,并立即就医。

服药前哪些情况需要告诉医生?

  • 如果您计划怀孕或处于怀孕前三个月,请勿使用本品。

  • 如果您处于哺乳期,请在服用本品时停止哺乳。

  • 您是否对本品、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

  • 如果您的血液偏酸性或患1型糖尿病。

  • 您是否患有肾脏疾病或正接受透析。

  •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 未经医生确认,请勿开始、停止或改变任何药物的剂量。

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 推荐以谷类食物为主,高膳食纤维摄入、低盐低糖低脂肪摄入的多样化膳食模式,规律饮食,定时定量进餐,尽量保持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限制高糖食物,如白糖、糕点、甜饮料、冰淇淋、巧克力等;限制高脂饮食,如肥肉及油炸食品等;限制高盐饮食,如酱油、咸菜、酱豆腐等;限制饮酒。不按规定饮食,可能加重胃肠道副作用。

  • 保持规律的作息,不要熬夜,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做到劳逸结合。

  • 在心理上要正确对待糖尿病,不要恐惧,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 天气炎热时需多喝水,防止体液流失。

  • 如果您因为生病、禁食、胃部不适、呕吐或持续腹泻等原因无法正常饮水、进食,为避免脱水,应立即咨询医生处理措施。

  • 患者应遵医嘱调整剂量。

  • 在服药期间就医时, 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服药后需要注意什么?

  • 注意定期进行血糖、血压、血液及肾功能检查。

  • 本品可能会影响某些实验室检查,应在检查前告诉医生和实验室工作人员您服用了这种药物。

  • 如果您的血糖一直很低,请勿开车,否则会增加发生碰撞的可能性。

  • 为了降低头晕或昏倒的可能,长时间坐卧后应缓慢起身,上下楼梯要小心。

  • 如果您选择低盐或无盐饮食,应咨询医生。

  • 糖尿病患者服药后,可能出现酮症酸中毒(血液或尿液中酸过多),存在致命风险,如出现需就医治疗。

  • 如果发生尿路感染或肾脏问题等,均需就医治疗。

  • 本品可导致血管内体积收缩,发生症状性低血压。尤其是肾功能不全患者、老年患者或正在服用髓袢利尿剂的患者应在开始本品治疗前评估并纠正血容量状态。并在治疗期间监测低血压体征和症状。

  • 老年患者(≥65岁)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在治疗开始前对肾功能进行评估,并在之后定期监测。

  • 与本品合用时,应使用较低剂量的胰岛素或胰岛素促泌剂,可降低低血糖风险。

  • 有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应权衡血糖控制获益和本品导致癌症复发的未知风险。

  • 在发烧、感染、受伤或手术等压力时期可能更难控制血糖。身体活动、锻炼或饮食的改变也可能影响血糖。

  • 这种药物可能会增加骨折的机会。

  • 如果您的生殖器或生殖器与直肠之间的区域变软、发红或肿胀,并且伴随发烧或感觉不适,请立即就医。

  • 本品会增加下肢截肢的风险,脚趾和足部截肢最常发生。如果您曾因糖尿病导致截肢、血管疾病、神经疾病或足部溃疡,请告诉医生。如果您的腿或脚有新的疼痛、压痛、溃疡或感染,请立即就医。

  • 即使您感觉良好,也应按照医生或药师的指示继续服用本品。

  • 不要与他人分享您的药物,也不要服用任何其他人的药物。

  • 如果您认为药物过量,请立即致电当地的中毒控制中心或立即就医。准备好讲述或展示服用了什么、服用了多少以及服用的时间。

哪些人不宜服用?

【特殊人群】

  • 【妊娠期女性】慎用。

  • 【哺乳期女性】慎用。

  • 【儿童】18岁以下儿童尚未确定疗效。

  • 【老人】可以使用。无需根据年龄调整剂量。

【禁用人群】

  • 对卡格列净或本品其他成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 1型糖尿病或酮症酸中毒患者禁用。

  • 重度肾损害、终末期肾病或需要透析的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 既往有截肢史、外周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的患者慎用。

  • 出现糖尿病性足部溃疡的患者慎用。

与哪些药物合用需要注意?

  • α-硫辛酸:可增强抗糖尿病药物的降血糖作用。

  • 雄激素:可增强本品的降血糖作用。

  • 抗病毒药物 (HCV):可增强本品的降血糖作用。

  • 胍乙啶:可增强降糖药的降血糖作用。

  • 高血糖相关药物:可能会降低抗糖尿病药物的治疗效果。

  • 低血糖相关药物:本品可增强低血糖相关药物的降血糖作用。

  • 胰岛素:本品可增强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在用本品进行治疗时,考虑减少胰岛素剂量,并监测患者的低血糖情况。

  •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可增强本品的降血糖作用。

  • 培维索孟:可增强本品的降血糖作用。

  • 喹诺酮类:可增强本品的降血糖作用。喹诺酮类可能会降低本品的治疗效果,甚至导致血糖失控。

  • 利托君:可能会降低抗糖尿病药物的治疗效果。

  • 水杨酸盐:可增强本品的降血糖作用。

  •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可增强本品的降血糖作用。

  • 磺酰脲类: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可增强磺酰脲类的降血糖作用。开始使用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治疗时,考虑减少磺脲类药物的剂量,并监测患者的低血糖。

  • 噻嗪类和噻嗪样利尿剂:可能会降低抗糖尿病药物的治疗效果。

  • 甲芬那酸:二者合用,可增加本品疗效。

  • 盐酸二甲双胍:二者合用,可提高降血糖的疗效。

  • 利尿剂:与本品合用,会导致尿量增加和尿频,增加血容量不足的风险。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

警告/注意:有些人在服用药物时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您有以下迹象或症状,请立即就医:

  • 过敏反应: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的红肿、起泡或脱皮的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吞咽或说话困难;皮肤表面或舌头、喉咙肿胀。

  •  脱水和电解质问题:如情绪变化、意识模糊、非常严重的头晕或昏倒、癫痫发作、疲倦虚弱、肌肉疼痛、眼睛干涩、心跳不正常、口干口渴、排尿异常、没有食欲或非常严重的胃部不适或呕吐。

  • 肾脏问题:如无法排尿、排尿量发生变化、尿中带血或体重大幅增加。

  • 血液中酸过多:如意识模糊、呼吸急促、心跳不正常、非常严重的胃痛、胃部不适或呕吐、疲倦或虚弱等。

  • 尿路感染:如尿血、排尿时灼痛或疼痛、排尿频繁且急切、发烧、胃痛或骨盆疼痛。

  • 生殖器感染:阴道瘙痒或分泌物异常;阴茎疼痛、肿胀、皮疹或分泌物异常。

  • 低血糖:当这种药物与其他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一起使用时,可能会增加低血糖风险。可能表现为头晕、头痛、困倦、虚弱、颤抖、心跳加快、饥饿或出汗。如果出现这些迹象,请立即就医。可服用葡萄糖片、液体葡萄糖或一些果汁稍作缓解。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咨询医生?

  • 排尿增加、尿急、夜尿。

  • 口渴。

  • 便秘、恶心。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同类药对比

卡格列净片及阿卡波糖片均可用于降低血糖,具体区别如下:

药品名称:卡格列净片

【适应证】常用于糖尿病患者接受饮食疗法、运动疗法没有得到明显效果时的2型糖尿病。

【价格】29.00-41.99元。

【禁忌证】酮症酸中毒、肾功能损害、对卡格列净片有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药品名称:阿卡波糖片

【适应证】常用于2型糖尿病,糖耐受低减患者。

【价格】42.90 – 141.58元。

【禁忌证】对阿卡波糖过敏、对非活性成分过敏、严重肾功能损害、严重肝病、肝硬化、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由于肠胀气而可能恶化的疾患的患者禁用。

补充信息

相关信息 具体情况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价格范围
市场价为29.00-41.99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常见规格
100mg/片、300mg/片
常用剂型
片剂
储存方式
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