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泌尿系统药
最后修订:2023年02月26日
螺内酯片为低效利尿药,由于仅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肾小管其他各段无作用,故利尿作用较弱。
用于水肿性疾病,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
用于高血压的辅助治疗。
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
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用于低钾血症的预防。
口服,本品应于进食时或餐后服用。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取坐位或站立,用适量温开水吞服。
除特殊规定外,勿用茶水、牛奶等饮料送服。
【成人】
治疗水肿性疾病:每日40-120mg,分 2-4次服用,至少连服5日。以后酌情调整剂量。
治疗高血压:开始每日40-80mg,分次服用,至少2周,以后酌情调整剂量,不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以免增加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
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手术前患者每日用量100-400mg,分2-4次服用。不宜手术的患者,则选用较小剂量维持。
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长期试验,每日400mg,分2-4次,连续3-4周。短期试验,每日400mg,分2-4次服用,连续4日。老年人对本药较敏感,开始用量宜偏小。
【儿童】
治疗水肿性疾病,开始每日按体重1-3mg/kg 或按体表面积30-90mg/m2,单次或分2-4 次服用,连服5日后酌情调整剂量。最大剂量为每日3-9mg/kg或90-270mg/m2。
如果漏服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可在想起后立即补服错过的剂量。
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可无需补服,下次服药时间按正常剂量服用。
切勿私自加量,以免服用过量,亦不可频繁服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以免误服,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若少量误服且无明显不适或只有轻度胃肠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暂不需要紧急就医。
若大剂量误服或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红肿等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采取对症措施。
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情况。
如果您已怀孕、计划怀孕或正在哺乳,请告知医生。
是否存在肝、肾功能不全、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或高血钾。
是否在服用阿米洛利、氨苯蝶啶。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本品可能会对某些诊断产生干扰,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本品。
本品应从最小有效剂量开始使用,以减少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的发生。如每日服药一次,应于早晨服药,以免夜间排尿次数增多。
本品起作用较慢,而维持时间较长,故首日剂量可增加至常规剂量的 2-3 倍,以后酌情调整剂量。具体使用方法请遵医嘱。
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时,可先于其他利尿药2-3日服用。在已应用其他利尿药再加用本品时,其他利尿药剂量在最初2-3日可减量50%,以后酌情调整剂量。在停药时,本品应先于其他利尿药2-3日停药。
如果正在服用含钾的盐替代品、保钾利尿剂或含钾的产品,应咨询医生。
如果您有饮酒习惯,或正在服用会减慢行动速度的药物,请咨询医生。
用药后应避免开车或做其他需要保持警惕的任务或行为。
治疗期间定期进行血压、血糖和血常规检查。
用药期间如出现高钾血症,应立即停药。用药期间应常规监测血钾水平,禁止合用其他保钾药,糖尿病、肾病、重症患者和老年人的更应注意。
若治疗后症状未得到缓解或出现任何其他不良反应,宜停药并及时咨询医生。
【特殊人群】
【妊娠/哺乳期女性】禁用。
【儿童】遵医嘱,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人】慎用。老年人用药较易发生高钾血症和利尿过度。
【禁用人群】
高钾血症患者禁用。
严重肾功能损害(eGFR <30 mL/min/1.73 m2)者禁用。
无尿者禁用。
禁止与肝素或低分子量肝素同时使用。
【慎用人群】
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低钠血症患者慎用。
酸中毒患者慎用。
乳房增大或月经失调者慎用。
运动员慎用。
肾上腺皮质激素(尤其是具有较强盐皮质激素作用的药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能减弱本品的利尿作用,而拮抗本药的潴钾作用。
雌激素:能引起水钠潴留,从而减弱螺内酯的利尿作用。
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尤其是吲哚美辛):能降低螺内酯的利尿作用,且合用时肾毒性增加。
拟交感神经药物:降低螺内酯的降压作用。
多巴胺:加强螺内酯的利尿作用。
可引起血压下降的药物:利尿和降压效果均加强。
含钾药物、库存血(含钾30 mmol/L)、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环孢素A等: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增加。
葡萄糖胰岛素液、碱剂、钠型降钾交换树脂:发生高钾血症的机会减少。
地高辛:本品使地高辛半衰期延长。
氯化铵:合用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
肾毒性药物:合用肾毒性增加。
如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亦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服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服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体液和电解质问题的迹象:如情绪变化、精神错乱、肌肉疼痛或无力、心跳异常、头晕或昏倒、口渴、癫痫发作、疲倦、虚弱、食欲降低、无法排尿或尿量改变、口干、眼睛干涩、严重的胃部不适或呕吐。
肾脏问题迹象:如无法排尿、排尿量改变、血尿或体重大幅增加。
严重的皮肤反应迹象:如皮肤发红、肿胀、起泡或脱皮(伴有或不伴有发烧);眼睛发红或发炎;口腔、喉咙、鼻部或眼部生疮。
肝脏问题迹象:如尿色深身、疲倦、食欲降低、胃部不适或疼痛、大便颜色变浅、呕吐、皮肤或眼睛发黄。
严重的头晕或昏倒、身体失衡。
性欲降低、无法勃起或持续勃起。
发烧、发冷或喉咙痛。
任何不明原因的瘀伤或出血,黑便、柏油样大便或血便,吐血或咖啡渣样呕吐物。
月经周期变化、乳房疼痛、男性乳房增大。
头晕、困倦、头痛。
轻微的腹泻、胃部不适或呕吐、胃痉挛。
脱发。
以上并非全部不良反应,如用药过程中出现其他不适,请及时咨询医生。
本品和呋塞米片均为利尿剂,具体区别如下:
【适应证】与其他利尿药合用,治疗充血性水肿、肝硬化腹水、肾性水肿等水肿性疾病,其目的在于纠正上述疾病时伴发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并对抗其他利尿药的排钾作用。也用于特发性水肿的治疗;高血压的辅助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和治疗;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用于低钾血症的预防。
【特点】保钾利尿剂;利尿效果弱。
【适应证】用于水肿性疾病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肾脏疾病(肾炎、肾病及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应用其他利尿药效果不佳时,应用本类药物仍可能有效。与其他药物合用治疗急性肺水肿和急性脑水肿等;高血压在高血压的阶梯疗法中,不作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首选药物,但当噻嗪类药物疗效不佳,尤其当伴有肾功能不全或出现高血压危象时,本类药物尤为适用;预防急性肾功能衰竭用于各种原因导致肾脏血流灌注不足,例如失水、休克、中毒、麻醉意外以及循环功能不全等,在纠正血容量不足的同时及时应用,可减少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机会;高钾血症及高钙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尤其是当血钠浓度低于 120 mmol/L 时;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SIADH);急性药物毒物中毒如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等。
【特点】排钾利尿剂;利尿效果强。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甲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6.50-28.00元,具体请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12mg/片、20mg/片 |
常用剂型
|
片剂、胶囊剂 |
储存方式
|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