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皮肤科药
最后修订:2023年04月13日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可加速创面肉芽组织的生产和上皮细胞的增殖,从而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
用于烧伤创面,包括浅二度、深二度、肉芽创面。
用于新鲜创面,包括外伤、供皮区创面、手术伤口等。
用于慢性创面,包括体表慢性溃疡。
本品为皮肤外用制剂,不可口服或用于他处。
常规清创后,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创面。
取本品适量,均匀涂于患处。
需要包扎者,同时将本品均匀涂于适当大小的内层消毒纱布,覆盖于创面。
常规包扎,一日一次或遵医嘱使用。
推荐剂量为每100cm2创面使用本品10g(以凝胶重量计)。
通常,若漏用立即补用即可,如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无需补用,下次用药时间按正常剂量使用即可。
切勿私自加量,以免使用过量,亦不可频繁使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或误用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儿童或非患者本人将本品误用于皮肤后,若未出现明显不适,可以及时洗净残留药品,同时密切观察皮肤是否出现刺痛感、灼烧感等局部刺激症状,暂时不需要紧急就医。
儿童或成人误服本品后,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等对症处理措施。
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和物质有过敏情况。
是否怀孕、计划怀孕,或处于哺乳期。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用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知医生、药师和护士,您正在使用本品。
本品仅可外用,切忌口服。
本品为无菌包装,用后请旋紧管口,以防污染。操作过程中,亦应尽量保持无污染。
本品无抗菌作用,但不会增加创面感染的机会。对感染创面,在进行创面清创的前提下,可考虑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
对于各种慢性创面,如溃疡、褥疮等,在应用本品前,应先进行彻底清创去除坏死组织,有利于本品与创面肉芽组织的充分接触,提高疗效。
高浓度碘酒、酒精、双氧水、重金属等蛋白变性剂可能会影响本品活性,因此,常规清创后,建议用生理盐水冲洗后再使用本品。
本品的贮藏条件为4-25℃,不可置于高温或冰冻环境中。
当本品的外观、形状发生改变,如出现霉变、变质等现象时,应禁止使用。
若病情未缓解,甚至加重或发生任何其他反应时,应及时联系医生。
【特殊人群】
【妊娠/哺乳期女性】慎用。如需用药,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儿童】慎用。具体请咨询医生。
【老人】慎用。一般不需要调整剂量,用药前咨询医生。
【禁用人群】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慎用人群】
过敏体质者慎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用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使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故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皮肤瘙痒。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本品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均可用于烧伤,具体区别如下:
【适应证】适用于皮肤烧烫伤创面(浅Ⅱ度至深Ⅱ度烧烫伤创面)、残余创面、供皮区创面及慢性溃疡创面等的治疗。
【特点】对浅显的损伤效果更好。
【适应证】用于烧伤创面(包括浅二度、深二度、肉芽创面)、新鲜创面(包括外伤、供皮区创面、手术伤口等)和慢性创面(包括体表慢性溃疡)。
【特点】作用受体多且广泛,可针对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神经元等;具组织重建作用;对大创面及较深的损伤可有良好作用。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暂无参考价格,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5万IU;10万IU |
常用剂型
|
外用冻干制剂、凝胶剂 |
储存方式
|
于4-25℃避光保存,不可置于高温或冷冻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