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抗感染药
最后修订:2023年12月26日
警告:
应用本品可能出现骨髓抑制(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老年患者出现血恶液质的风险高于年轻患者。血小板减少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无论是否正在接受透析)患者中更常见。
应用本品的患者应每周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的检查。只有在可以密切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的情况下部分特殊患者才能使用本品。
对发生骨髓抑制或骨髓抑制发生恶化的患者应考虑停用利奈唑胺治疗。除非绝对有必要继续治疗,在此情况下应更频繁地监测血细胞计数并采取适当的处理策略。
接受本品治疗超过28天的患者可能导致铁粒幼细胞贫血。大多数患者在停用利奈唑胺后,无论是否接受贫血治疗,都可以完全或部分康复。
利奈唑胺片是一种抗生素,可通过与细菌核糖体RNA上的位点结合,阻止细菌的繁殖,从而达到杀菌作用。
用于院内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
用于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
用于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用于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
空腹或随餐用水送服。
当从静脉给药转换成口服给药时无需调整剂量。对起始治疗时应用利奈唑胺注射液的患者,医生可根据临床状况,予以利奈唑胺片剂或口服混悬液继续治疗。
【成人和青少年患者(12岁及以上)】
院内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每12小时一次,每次600mg。建议连续治疗10-14天。
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每12小时一次,每次600mg。建议连续治疗14-28天。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成人每12小时服用400mg;青少年每12小时服用600mg。建议连续治疗10-14天。
【儿童患者(出生-11岁)】
院内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每8小时一次,每次10mg/kg。建议连续治疗10-14天。
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每8小时一次,每次10mg/kg。建议连续治疗14-28天。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5岁以下每8小时一次,每次10mg/kg;5-11岁每12小时一次,每次10mg/kg。建议连续治疗10-14天。
空腹或随餐用水送服。
当从静脉给药转换成口服给药时无需调整剂量。对起始治疗时应用利奈唑胺注射液的患者,医生可根据临床状况,予以利奈唑胺片剂或口服混悬液继续治疗。
【成人和青少年患者(12岁及以上)】
院内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每12小时一次,每次600mg。建议连续治疗10-14天。
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每12小时一次,每次600mg。建议连续治疗14-28天。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成人每12小时服用400mg;青少年每12小时服用600mg。建议连续治疗10-14天。
【儿童患者(出生-11岁)】
院内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包括伴发的菌血症;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每8小时一次,每次10mg/kg。建议连续治疗10-14天。
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包括伴发的菌血症:每8小时一次,每次10mg/kg。建议连续治疗14-28天。
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5岁以下每8小时一次,每次10mg/kg;5-11岁每12小时一次,每次10mg/kg。建议连续治疗10-14天。
可咨询医生进行个体化指导。
通常可在想起时就服用错过的剂量。
如果已接近下次服药时间,无需补服,可在下次用药时间正常服药。
切勿服用双倍剂量,亦不可私自加量。
药物应放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若少量误服且无明显不适,可注意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不需要紧急就医。
若大量误服或出现过敏、癫痫发作等严重身体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药物过量时建议应用支持疗法,维持肾小球的滤过。血液透析能加速利奈唑胺的清除。
如果您已怀孕、计划怀孕或正在哺乳,应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是否使用本品。
如果您年满65岁,请谨慎使用本品。
如果是儿童患者,用药前应咨询医生。
如果您患有嗜铬细胞瘤、高血压或甲状腺功能亢进,请咨询医生。
如果您在过去14天内服用过异卡波肼、苯乙肼、反苯环丙胺、司来吉兰或雷沙吉兰等治疗抑郁症或帕金森病的药物,请咨询医生。
如果您正在应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或其他抗抑郁药,请咨询医生。
如果您患有苯丙酮尿症,请咨询医生。
如果您患有糖尿病,请咨询医生。
如果您有癫痫或惊厥史,请告知医生。
对本药、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
在服用可能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如咳嗽或感冒药、减肥药、兴奋剂、布洛芬或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 (NSAID),以及一些天然产品或辅助药物前,请咨询医生。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未经医生确认,请勿开始、停止或改变本品剂量。
用药期间避免使用奶酪、风干或腌制肉类、蚕豆、酸菜、酱油和其他大豆调味品等食品,避免饮用啤酒、葡萄酒等酒精饮品。
用药期间反复出现恶心或呕吐,建议告知医生。
用药期间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反应,如发汗、发抖以及低血糖测量值。如果出现这些反应,应及时联系医生。
用药期间可能会导致腹泻,通常可随停药而停止。如果发生水样便或血便(伴或不伴有胃痉挛和发热),甚至可能在停药2个月或超过2个月后发生。如发生上述情况,应尽快与医生联系。
在用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使用此药。
服用期间,应注意定期检查血压、血常规、血糖、视力。
本品可能影响某些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请提前告知医生或检测人员您正在使用本品。
不要超过医生规定的使用时间,否则可能导致二次感染。应用本品时可能发生耐药菌的过度繁殖。一旦发生二重感染,即停用本品并予以相应治疗。
如果服用本品超过28天,可能导致视力问题。
本品可能导致低钠水平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
本品可能影响生育能力,停药后通常可恢复正常。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生。
如果您的症状没有好转甚至恶化,请咨询医生。
不要与他人分享您的药物,也不要服用任何其他人的药物。
如果您认为药物过量,请立即致电急救中心或立即就医。准备好讲述或展示用了什么、用了多少以及用的时间。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慎用。
【哺乳期女性】慎用。
【儿童】谨遵医嘱。
【老人】遵医嘱服用。
【禁用人群】
对本品及其他成分过敏患者禁用。
正在使用任何能抑制单胺氧化酶A或B的药物(如:苯乙肼、异卡波肼)的患者,或两周内曾经使用过这类药物的患者禁用。
高血压未控制的患者禁用。
嗜铬细胞瘤、类癌、甲状腺机能亢进、双相抑郁、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或处于急性意识模糊状态的患者禁用。
使用以下任何药物的患者禁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5-羟色胺5-HT1受体激动剂(曲普坦类)、直接或间接拟交感神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支气管扩张药、伪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血管加压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类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哌替啶或丁螺环酮。
【慎用人群】
用药前已有贫血、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抑制患者慎用。
严重的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卡介苗:利奈唑胺可能会降低卡介苗的免疫效果。
霍乱疫苗:利奈唑胺可能会降低霍乱疫苗的免疫效果。
酒精(乙醇):可能会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
安非他明:利奈唑胺可增强安非他明的高血压作用。
安普乐定: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安普乐定的不良/毒性作用。
阿托莫西汀:利奈唑胺可增强阿托莫西汀的神经毒性(中枢)作用。
阿托品(眼用):利奈唑胺可增强阿托品(眼用)的高血压作用。
苯扎贝特: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苯扎贝特的不良/毒性作用。
丁丙诺啡:可能会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
安非拉酮:利奈唑胺可增强安非拉酮的高血压作用。
丁螺环酮:可增强利奈唑胺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氨甲酰氮草:可能会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
毗氯苄氧胺:羧甲胺的抗胆碱能作用可能会增强和延长。
克拉屈滨:可增强利奈唑胺的骨髓抑制作用。
可待因: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可待因的不良/毒性作用。
环苯扎林:可增强利奈唑胺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赛庚啶:利奈唑胺可增强赛庚啶的抗胆碱能作用。赛庚啶可能会降低利奈唑胺的血清素作用。
达泊西汀:可增强利奈唑胺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氘四苯嗪: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氘四苯嗪的不良/毒性作用。
哌醋甲酯:利奈唑胺可增强哌醋甲酯的高血压作用。
右美沙芬:利奈唑胺可增强右美沙芬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会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二乙胺苯丙酮: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二乙胺苯丙酮的高血压作用。
二氢可待因:可增强利奈唑胺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地芬诺酯:可增强利奈唑胺的高血压作用。
安乃近:粒细胞缺乏症和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屈昔多巴:利奈唑胺可增强屈昔多巴的高血压作用。
肾上腺素(口服吸入):利奈唑胺可增强肾上腺素(口服吸入)的高血压作用。
芬氟拉明:可增强利奈唑胺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非西硝唑:利奈唑胺可增强非西硝唑的骨髓抑制作用。
胍乙啶:可能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
海洛因: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海洛因的不良/毒性作用。
氢吗啡酮: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氢吗啡酮的不良/毒性作用。
吲哚拉明:利奈唑胺可增强吲哚拉明的降压作用。
碘苯胍放射性药物产品:利奈唑胺可能会降低碘苯胍放射性药物产品的治疗效果。
异美汀: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异美汀的不良/毒性作用。
含有左旋多巴的产品:可能会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二者一起使用时可能会发生高血压反应。
左美沙酮:可能会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
左旋异肾上腺素: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左旋异肾上腺素的高血压作用。
马普替林:可增强利奈唑胺的高血压作用。
甲氮草酚: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甲氮草酚的不良/毒性作用。
甲奎吩嗪:利奈唑胺可增强甲奎吩嗪的抗胆碱能作用。
美沙酮:可增强利奈唑胺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甲基多巴: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甲基多巴的不良/毒性作用。
亚甲蓝:可增强利奈唑胺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甲氧氯普胺:可增强利奈唑胺的高血压作用。
米安色林:利奈唑胺可增强米安色林的神经毒性作用。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利奈唑胺可增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抑郁药)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B型):利奈唑胺可增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B型)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吗啡(全身):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吗啡(全身)的不良/毒性作用。
奈法唑酮:利奈唑胺可增强奈法唑酮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奈福泮: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奈福泮的不良/毒性作用。
去甲美沙酮: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去甲美沙酮的不良/毒性作用。
奥匹卡朋:可能会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
氧可酮:可增强利奈唑胺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氧吗啡酮:可能会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
奥扎尼莫德:可增强利奈唑胺的高血压作用。
苯那敏:可增强利奈唑胺的抗胆碱能作用。
吗啉乙基吗啡:可增强利奈唑胺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匹唑替芬:利奈唑胺可增强匹唑替芬的抗胆碱能作用。
瑞波西汀:利奈唑胺可能会增强瑞波西汀的不良/毒性作用。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利奈唑胺可增强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的血清素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5-羟色胺能非阿片类CNS抑制剂:利奈唑胺可增强5-羟色胺能非阿片类CNS抑制剂的5-羟色胺能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曲普坦:可增强利奈唑胺的5-羟色胺能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利奈唑胺可增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的 5-羟色胺能作用,这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索氨苯妥:利奈唑胺可增强索氨苯妥的高血压作用。
舒芬太尼:5-羟色胺综合征或阿片类药物毒性的风险可能会增加。
他喷他多:可能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可能导致心血管不良反应。还可能增强利奈唑胺的血清素作用,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四苯嗪:可能会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
四氢唑啉(鼻用):利奈唑胺可增强四氢唑啉(鼻用)的高血压作用。
噻奈普汀:可能会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氯丙咪嗪、阿米替林、多塞平):利奈唑胺可增强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血清素作用,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色氨酸:利奈唑胺可增强色氨酸的血清素作用,可能导致血清素综合征。
酪氨酸:可增强利奈唑胺的高血压作用。
瓦尔贝那嗪:可能会增强利奈唑胺的不良/毒性作用。
维路沙嗪:可增强利奈唑胺的高血压作用。
直接或间接拟交感神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支气管扩张药、伪麻黄碱和去甲麻黄碱)、血管加压药物(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类药物(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哌替啶:不宜与利奈唑胺合用。
如需与其他药物合用,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警告/注意:有些人在使用药物时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您有以下迹象或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伴有或不伴有发热的红肿、起泡或脱皮、皮肤瘙痒、皮疹;呼吸、吞咽或说话困难;皮肤表面或舌头、喉咙肿胀。
感染迹象:发烧、发冷、非常严重的喉咙痛、耳朵或鼻窦疼痛、咳嗽、痰液增多或痰液颜色改变、排尿疼痛、口腔溃疡或伤口无法愈合。
癫痫发作:全身强直、意识丧失、阵挛性抽搐、眼球上翻、嘴巴僵硬张开后猛烈闭合、口吐白沫。
血清素综合征:焦虑、腹泻、发烧、肌腱反射亢进、肌阵挛、心动过速、呼吸急促、高血压等。
骨髓抑制:包括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低血糖:心悸、大量出汗、震颤、饥饿、严重者神志模糊、癫痫发作、昏迷,甚至死亡。
乳酸性酸中毒:呼吸加深加快、嗜睡、神志模糊、谵妄、昏迷、口渴、腹泻、发生反复恶心或呕吐、腹痛。
线粒体功能障碍:共济失调、运动异常、肌阵挛、肌张力障碍、偏头痛、认知障碍;在新生儿期,患儿可以出现运动迟缓、精神发育迟滞、嗜睡、吸吮无力、全身张力低下、惊厥等。
5-羟色胺综合征(恶性综合征):高热、肌强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意识障碍、磷酸肌酸激酶水平升高。
视力损害:视敏度改变、色觉改变、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
高血压:非常严重的头痛或头晕、昏倒或视力改变。
低钠血症:头疼、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改变癫痫、昏迷、呼吸暂停,甚至死亡。
阴道念珠菌病:外阴疼痛、身体不适、外阴瘙痒和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排尿疼痛、阴道疼痛或刺激、浅表性交疼痛。
口腔念珠菌病:口干、发黏、口腔黏膜灼烧感、疼痛、味觉减退。
心律失常(心动过速)。
静脉炎:沿静脉血管的红线、皮温高、触痛、发热、皮肤红肿。
胰腺炎:非常严重的胃痛、背痛或胃部不适或呕吐。
皮肤反应(Stevens-Johnson 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皮肤发红、肿胀、起水泡、脱皮;眼睛发红或发炎;口腔、喉咙、鼻子或眼睛生疮。
肝脏问题:尿色深、感觉疲倦、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或胃痛、大便色浅、呕吐、皮肤或眼睛发黄。
伪膜性肠炎:腹泻、腹痛、腹胀、发热、恶心、呕吐、乏力、食欲减退。
外阴阴道病症:外阴皮肤瘙痒、疼痛、烧灼感,症状在活动后、同房后,还有排尿、排便后加重、阴道的分泌物异常及异味。
脓毒血症:寒战、发热、心慌、气促。
低钾血症:乏力、肌无力、腹胀、心律失常。
血小板减少症:初期症状为瘀斑、紫癜。
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胃痛、痉挛、水样便或血便。
所有药物都可能引起副作用。然而,许多人没有副作用或只有轻微的副作用。如果这些副作用或任何其他副作用无法自行消退,请就医,咨询医生处理措施:
眩晕、头痛、失眠。
腹泻、腹痛、胃部不适、呕吐、恶心、味觉改变、口干、消化不良、舌炎、稀便、舌褪色、便秘。
不正常的烧灼感、麻木感或刺痛感。
荨麻疹、瘙痒、发热、寒战、水肿、红斑、丘疹、水疱。
耳鸣。
口腔炎、牙表面变色。
利奈唑胺片及盐酸莫西沙星片均为抗生素,但在适应证及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适应证】用于院内获得性肺炎、社区获得性肺炎、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包括未并发骨髓炎的糖尿病足部感染、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万古霉素耐药的屎肠球菌感染。
【有效性】本品口服后吸收迅速且完全,生物利用度达到100%,高脂食物可减少本品的吸收。
【安全性】本品大部分患者均可使用,对骨髓的抑制作用随时间、剂量的改变而变化,肾功能不全患者可能有蓄积作用。
【可及性】162.00-459.00元,医保乙类。
【适应证】用于急性细菌性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社区获得性肺炎、非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复杂性皮肤和皮肤组织感染、复杂性腹腔内感染、鼠疫、不伴有输卵管-卵巢或盆腔脓肿的轻至中度盆腔炎性疾病等。
【有效性】本品的杀菌活性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口服吸收良好,食物不影响本品的吸收。
【安全性】妊娠及哺乳期女性禁用,18岁以下患者禁用。
【可及性】7.70-87.99元,医保乙类。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162.00-459.00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600mg |
常用剂型
|
片剂、口服混悬剂、干混悬剂、注射剂 |
储存方式
|
避光,密闭,在15℃-30℃下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