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消化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08月30日
枸橼酸铋钾胶囊属于胃黏膜保护剂,可在胃酸条件下产生沉淀,形成保护层附着于溃疡表面,有效阻止胃酸、食物等对溃疡面的侵袭;同时还可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保护胃黏膜。常用于慢性胃炎及缓解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烧心和反酸等。
用于治疗因慢性胃炎引起的上腹隐痛、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等症状。
用于缓解因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和反酸等。
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治疗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1]。
嚼碎吞服或用30-50ml温水送服[1、2],服药后短时间内不宜大量饮水。
成人:口服,一次1粒(0.3g),一日四次,前三次于三餐前半小时,第四次于晚餐后2小时服用;或一日两次,早晚各服2粒(0.6g)。
儿童: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用药。
如果漏服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可在想起后立即补服错过的剂量。
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可无需补服,下次服药时间按正常剂量服用。
切勿私自加量,以免服用过量,亦不可频繁服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以免误服,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若少量误服且无明显不适或只有轻度胃肠反应,如腹泻、腹痛、口干、轻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不需要紧急就医;
如大量误服后出现语言障碍、共济失调、行走困难、尿失禁、惊厥等严重不良反应的症状[4],可在服药后1小时内迅速催吐,并紧急就医。
如果您已怀孕或在备孕、或者处于哺乳期,需告诉医生。
如对本品、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
告诉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未经医生确认,请勿开始、停止或改变任何药物的剂量。
服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服药期间需禁止高蛋白饮食(如牛奶等),因为会干扰药效的发挥,如需合用,至少间隔半小时以上[1]。
服药期间,口中可能带有氨味,并可使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停药后即自行消失。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服用其他铋制剂,且不宜大剂量长期服用。
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服药周期不宜超过医嘱规定的用药疗程,长期服药可能引起肾脏毒性,或造成铋蓄积中毒。
本品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时,服用疗程请遵医嘱。
特殊情况下,如果需要长期用药,连续用药不宜超过2个月,可停药2个月后,再继续下一个疗程[1]。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禁用。
【哺乳期女性】禁用[1]。
【儿童】慎用。用量需咨询医师或药师,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人】慎用。
【禁用人群】
对本药或其他铋剂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慎用人群】
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服用本品期间不得再服用其他铋制剂,以免造成铋蓄积中毒。
与四环素同服会影响后者吸收。
抗酸药(如碳酸氢钠、氢氧化镁等)可干扰本品的作用,不能同时服用[1]。
如需合用其他药品,但无法确定联合用药风险的,使用前需咨询医师或药师。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可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丘疹;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吞咽或言语障碍;或口腔、面部、舌头、喉咙肿胀等。
肾功能障碍,表现为排尿困难、尿少、血尿等。
骨痛、单侧或双侧肩痛。
如果本品的下列副作用对您造成困扰,可咨询医生:
口中带有氨味。
舌苔及大便呈灰黑色。
恶心、呕吐、食欲缺乏、腹泻、便秘等。
头痛、头晕、失眠。
以上并非本品的全部副作用,如因服用本品产生其他不能耐受的情况,可咨询医生,获取专业的医疗建议。
目前常用黏膜保护剂种类繁多,临床上常用的有硫糖铝、枸橼酸铋钾、替普瑞酮等,这些药的适应证及特点均有所不同。
【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与抗生素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
【医保类型】医保甲类。
【价格】8.50-24.80元。
【特点】本药口服不被吸收,可在胃内形成不溶性胶状沉淀附于溃疡表层,阻止胃酸侵袭;对幽门螺杆菌有杀灭作用,常与两种抗生素联合用于根除幽门螺杆菌;连续服用不得超过7天,否则可能引起铋中毒。
【适应证】主要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炎。
【医保类型】医保乙类。
【价格】5.00-5.60元。
【特点】本品为一种碱性铝盐,在酸性条件下聚合成不溶性胶体,保护胃黏膜;硫糖铝对幽门螺杆菌无作用;空腹摄入,连续服药不宜超过8周。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非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甲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27.00-48.00元,具体请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0.3g/片(以铋计0.11g) |
常用剂型
|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溶液 |
储存方式
|
避光、阴凉(不超过20℃)干燥处密封保存 |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化学药与生物制品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334-335.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二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678-1679.
[3]梁雨,王启斌,和水祥. 铋剂临床应用进展[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31):194-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