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镁匹林片(Ⅱ)

铝镁匹林片(Ⅱ)

处方药 医保乙类

药品分类:血液系统药

最后修订:2023年06月12日

该药品由有来医生和北京药师协会联合共建

该药品信息由以下专家专业编审

刘治军 主任药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 药剂科

概述

铝镁匹林片(Ⅱ)为抗血栓药,是复方制剂,成分包括阿司匹林、重质碳酸镁和甘羟铝。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能抑制血栓素A2的形成,从而不可逆地抑制正常血小板聚集过程,防止血栓形成。与制酸药甘羟铝和重质碳酸镁合用能保护胃肠粘膜。

适用于哪些情况?

  • 用于需使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但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时: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局部缺血性脑血管障碍等。

怎么服用?

  • 口服。餐前或餐后服用均可。

  • 不应将药片掰开、压碎或咀嚼。

  • 除特殊规定外,不可用茶水、可乐、豆浆、牛奶等饮料送服。

服用多少?(遵医嘱或按以下方法服用)

  • 通常为成人一日一次,一次1片。

  • 依据病情最多一次服用4片,该剂量须遵医嘱。

忘记服药怎么办?

  • 咨询医生进行个体化指导。

误服误用怎么办?

药物应放在儿童和宠物无法触及的地方,以免误服。

  • 当误服本品轻度中毒时,可产生水杨酸反应,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精神紊乱、多汗、呼吸加快、烦渴、手足不自主运动(多见于老年人)及视力障碍等。

  • 当过量误服造成重度中毒时,可出现血尿、抽搐、幻觉、重症精神紊乱、呼吸困难及无名热等;儿童患者精神及呼吸障碍更明显。

服药前哪些情况需要告诉医生?

  • 您是否对本品、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情况。

  • 是否怀孕、计划怀孕或处于哺乳期。

  • 是否存在胃肠道病史,如溃疡性大肠炎、克罗恩病等。

  • 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或存在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 是否有高血压和/或心力衰竭。

  •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 服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知医生、药师和护士,您正在服用本品。

  • 育龄女性只有能作出治疗获益大于危险的判断时,才可使用本品。

  • 避免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合并用药。

  • 服药期间不可饮酒,以免增加胃肠道出血风险。

  • 使用本品时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的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既往有胃肠道病史(如溃疡性大肠炎、克罗恩病)的患者应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免使病情恶化。当患者服用该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停药。老年患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

  • 本品可能引起严重心血管栓性不良事件、心肌梗塞和中风的风险增加,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风险更大。即使既往没有心血管症状,也应对此类事件的发生保持警惕。

  • 本品可导致新发高血压或使已有的高血压症状加重,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可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服用噻嗪类或髓袢利尿剂的患者服用本品时,可能会影响这些药物的疗效。高血压病患者应慎用本品,在开始本品治疗和整个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血压。

  • 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例如剥脱性皮炎、Stevens Johnson综合征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这些严重事件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出现。在第一次出现皮疹或过敏反应的其他征象时,应停用本品。

  • 未满15岁的水痘、流感患者不得服用本品。不得已服用时,应慎重给药,并充分观察给药患者情况。

  • 脑梗塞患者用药时,除应注意与其他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相互作用外,还应注意对持续高血压的患者进行血压检测。

  • 避免和其他消炎镇痛药物并用。

服药后需要注意什么?

  • 应该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而且当上述症状或体征发生后,应该马上寻求医生帮助。

  • 长期给药时应进行定期的临床检查(如尿检查、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等)。出现异常症状时,应采取减量、停药等适当措施。

  • 若病情未好转甚至加重或出现任何其他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哪些人不宜服用?

【特殊人群】

  • 【妊娠期女性】预产期在12周以内的孕妇禁用。

  • 【哺乳期女性】慎用。服药期间应避免哺乳。

  • 【儿童】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及婴儿因无法自行吞咽,故不可给药;幼儿在确认可顺利吞咽后,谨慎给药;未满15岁的水痘、流感患者不得服用。不得已服用时,应慎重给药,并充分观察用药患者情况。

  • 【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的老年患者慎用。因为肝肾功能下降服用本品易出现毒理反应,用药前咨询医生。

【禁用人群】

  • 对本品及所含成分或水杨酸类制剂有过敏症及过敏史的患者禁用。

  •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

  •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者禁用。

  • 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禁用。

  • 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的患者禁用。

  • 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 存在消化性溃疡既往史的患者慎用。

  • 有血液异常或既往史的患者慎用。

  • 有肝功能障碍或既往史的患者慎用。

  • 有肾功能障碍或既往史的患者慎用。

  • 高血压患者慎用。

  • 有过敏症既往史的患者慎用。

  • 支气管哮喘患者慎用。

  • 经常饮用酒精饮料者慎用。

  • 手术前1周内的患者慎用。

  • 长期服用甾体类抗炎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慎用。

  • 月经过多者慎用。

与哪些药物合用需要注意?

  • 抗凝血药(如香豆素衍生物、肝素等):合用可能增强抗凝血活性,可能引起出血风险。

  • 含可的松或可的松类似物的药物和酒精:可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

  • 某些降血糖药(如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本品可能增强降糖作用。

  • 甲氨蝶呤:本品可减慢甲氨蝶呤的肾脏清除率,增强其毒副作用。

  • 某些镇痛药、抗炎药和抗风湿药(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以及一般抗风湿药:本品可能增强上述药物的作用。

  • 某些抗生素(如磺胺和磺胺复合物):本品可能增强上述药物的作用。

  • 三碘甲状腺氨酸:本品可能增强上述药物的作用。

  • 某些利尿药(如螺内酯、坎利酸、呋塞米):本品可能会减弱上述药物的利尿作用。

  • 降压药:本品可能会减弱上述药物的作用。

  • 促尿酸排泄的痛风药:如丙磺舒、苯磺唑酮,本品可能会减弱上述药物的作用。

若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服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服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故当出现以下症状,请及时就医:

  • 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 颅内出血迹象:初期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局部麻痹等。

  • 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鼻出血、眼底出血、咳血。

  • 胸痛、呼吸困难。

  • 食欲不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

  • 嗜睡。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咨询医生?

  • 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便秘、腹泻、消化道溃疡、胃部不适。

  • 口唇肿胀、皮疹、皮肤瘙痒。

  • 出汗、眩晕、兴奋、头痛。

  • 鼻出血、鼻炎。

  • 耳鸣、倦怠。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同类药对比

本品与阿司匹林片均可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具体区别如下:

药品名称:铝镁匹林片(Ⅱ)

【适应证】用于下述情况需使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但患者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胃肠道反应时: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局部缺血性脑血管障碍等。

【特点】复方制剂;价格相对较贵;可保护胃黏膜;起效更迅速。

药品名称:阿司匹林片

【适应证】适用于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肌梗塞,暂时性脑缺血或中风。

【特点】价格相对较低;胃肠刺激相对较重;起效不及铝镁匹林片(Ⅱ)迅速。

补充信息

相关信息 具体情况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价格范围
尚无参考价格,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常见规格
每片含阿司匹林81mg、重质碳酸镁22mg、甘羟铝11mg
常用剂型
片剂
储存方式
遮光密封,于干燥处保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