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栓

青蒿素栓

处方药 医保甲类

药品分类:抗寄生虫药

最后修订:2023年07月22日

该药品由有来医生和北京药师协会联合共建

该药品信息由以下专家专业编审

崔向丽 主任药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药事部

概述

青蒿素栓为抗疟药,主要成分为青蒿素,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效快速的杀灭作用,可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

适用于哪些情况?

  • 用于疟疾。

  • 用于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盘状红斑狼疮。

怎么使用?

  • 在使用栓剂前,应注意将包裹在药物外层的铝箔或聚乙烯膜剥除,并清洗双手和肛门。

  • 在栓剂顶端涂抹少许液状石蜡、凡士林、植物油或润滑油。

  • 塞入时采取侧卧位,小腿伸直,大腿向前屈曲紧贴腹部。

  • 放松肛门,把栓剂尖端插入肛门,并用食指缓慢推进,深度距肛门口以3厘米为宜。

  • 肛塞后,合拢双腿并保持侧卧姿势15分钟,以防栓剂滑落。

  • 建议用药前先行排便,用药后1-2小时内尽量不要排便,待药物吸收完全。

用量是多少?(遵医嘱或按以下方法使用)

直肠给药,成人首次0.6g,4小时后再给予0.6g,第2、3日各0.4g。

忘记用药怎么办?

若漏用需立即补用,如已接近下次用药时间,使用正常剂量即可,不可自行加倍剂量。

误服误用怎么办?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或误用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 儿童或非患者本人将本品误用于肛门后,若未出现明显不适,可以用清水洗净用药部位,同时密切观察是否出现皮疹、头晕、头痛、昏迷、心律失常等情况,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停药,紧急就医。

  • 儿童或成人误服本品后,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等对症处理措施。前往医院途中,可尽量多饮水,加速药品从尿液中排泄。

用药前哪些情况需要告诉医生?

  • 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情况。

  • 是否怀孕、计划怀孕,或处于哺乳期。

  • 您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用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 用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知医生、药师和护士,您正在使用本品。

  • 栓剂基质的硬度易受气候影响,如因高温软化变形,可浸入冰水或放入冰箱中,数分钟取出。

  • 如果药物塞入肛门后2小时内排便,应补用本品一次。

  • 注意严格执行虫媒隔离措施,加强防蚊、灭蚊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对暴露皮肤喷洒驱蚊药水;雨季或潮湿的地方,尤其是黎明和黄昏的时段,蚊虫活动频繁,尽量减少室外活动【1】

  • 发作间歇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铁质的半流食、软食,已补充消耗,纠正贫血,昏迷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基础护理【1】

用药后需要注意什么?

本品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及盘状红斑狼疮均可获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初期病情可能有所加重,全身出现蚁走感,半个月逐渐减轻,月余后一般情况改善。

用药期间,应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和心电图【2】。

若病情未好转,甚至加重或出现任何其他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哪些人不宜使用?

【特殊人群】

  • 【妊娠期女性】慎用,尤其妊娠前3个月【2】

  • 【哺乳期女性】慎用,若需使用本品,应暂停哺乳【2】

  • 【儿童】使用前咨询医生,不可私自用药。

  • 【老人】研究数据有限,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禁用人群】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与哪些药物合用需要注意?

  • 本品与伯氨喹合用可根治间日疟。

  • 与甲氧苄啶合用有增效作用,并可减少近期复发。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用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使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 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 心电图异常。

  • 心跳频率异常。

  • 头晕甚至昏倒。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咨询医生?

少数患者可见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头晕、耳鸣、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转氨酶升高等情况【2】,可先停药观察。若不适感未缓解,应告知医生,采取对症处理措施。

同类药对比

磷酸伯氨喹片和青蒿素栓均属于抗疟原虫药,具体区别如下:

药品名称:磷酸伯氨喹片

【适应证】主要用于根治间日疟和控制疟疾传播。

【剂型】片剂。

【特点】作用于间日疟原虫的红外期;不良反应较多。

药品名称:青蒿素栓

【适应证】主要用于间日疟、恶性疟的症状控制,以及耐氯喹虫株的治疗,也可用于治疗凶险型恶性疟,如脑型、黄疸型等。

【剂型】栓剂。

【特点】作用于疟原虫的红内期;用于治疗疟疾时不良反应较少。

补充信息

相关信息 具体情况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甲类
常见规格
0.1g/粒、0.2g/粒、0.3g/粒、0.4g/粒、0.6g/粒
常用剂型
普通片剂、栓剂、注射剂
储存方式
需避光、密封保存

参考文献

【1】玉湘萍. 恶性疟疾患者的观察与护理[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04):90-91.

【2】熊方武, 余传隆, 白秋江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8:522-523.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