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维生素/矿物质
最后修订:2023年05月25日
维生素K4片为维生素类促凝药物。当血液中的凝血酶原及其它凝血因子缺乏时,血液凝固迟缓,此时给予本品可达到较快的止血作用。
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
用于阻塞性黄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所致的维生素k缺乏。
用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
用于双香豆素等抗凝药过量,在体内干扰维生素K代谢引起的出血。
餐时或餐后用200ml温水送服,注意服药后不宜立即躺卧,待活动20-30分钟才可躺下。
除特殊规定外,勿用茶水、咖啡、可乐、豆浆、牛奶等饮料送服。
一般需整片服用。
口服。一次2-4mg,一日3次,或遵医嘱。
若漏服需立即补服,如已接近下次用药时间,服用正常剂量即可,不可自行加倍剂量。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以免误服,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若少量误服且未出现明显不适或只有轻微胃肠反应,如恶心、上腹部不适等,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时不需要紧急就医。
若大量误服或出现皮疹、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呼吸或说话困难等症状,服药1小时内需迅速催吐,立即就医。
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情况。
是否计划怀孕、已经怀孕或正在哺乳。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服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知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本品。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者,补给维生素K时应特别谨慎。
肝功能损害时,维生素K的疗效不明显,凝血酶原时间极少恢复正常,如盲目使用大量维生素K治疗,反而加重肝脏损害。
肝素引起的出血倾向及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用维生素K治疗无效。
如果初始剂量不能逆转凝血障碍,则更高的剂量不太可能产生任何效果。对遗传性低凝血酶原血症无效。
当因维生素K依赖因子缺乏而发生严重出血时,口服维生素K往往来不及在短时间即生效,可先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血浆或新鲜血液。医生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诊疗建议。
肠道吸收不良的患者,以采用注射途径给药为宜,具体请咨询医生。
用药期间应定期测定凝血酶原时间,以调整维生素K的用量及给药次数。
治疗期间若病情未好转,甚至加重或出现任何其他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避免使用。
【哺乳期女性】如需使用,需咨询医生。
【儿童】如需使用,需咨询医生。
【老人】参考成人剂量,用药前咨询医生。
【禁用人群】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严重梗阻性黄疸患者禁用。
因小肠吸收不良致腹泻者禁用。
【慎用人群】
严重肝病患者慎用。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慎用。
葡萄糖-6-磷酸脱氧酶缺陷者应慎用。
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类,可干扰维生素K的代谢。两药同用,作用互相抵消。
水杨酸类、磺胺类、奎尼丁:可影响维生素K的效应。
奥利司他:可能会降低维生素K4的血清浓度。在服用奥利司他之前或之后至少2小时服用口服维生素K4。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服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服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恶心、呕吐。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本品与蛇毒血凝酶注射液均具有促凝血作用,具体区别如下:
【适应证】用于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凝血障碍性疾病;阻塞性黄疸、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胰腺炎和广泛小肠切除后肠道吸收功能减低所致的维生素缺乏;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肠道灭菌药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双香豆素等抗凝药过量,在体内干扰维生素K代谢引起的出血。
【特点】口服;易出现胃肠道反应。
【适应证】本品可用于需减少流血或止血的各种医疗情况,如:外科、内科、妇产科、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等临床科室的出血及出血性疾病;也可用来预防出血,如手术前用药,可避免或减少手术部位及手术后出血。
【特点】注射给药;仅具有止血功能,并不影响血液的凝血酶原数目;无血栓形成危险。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甲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9.40-15.00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2mg/片、4mg/片 |
常用剂型
|
片剂、注射剂 |
储存方式
|
避光、密封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