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免疫调节药
最后修订:2023年03月22日
醋酸泼尼松片为糖激素类药,抗炎作用通过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免疫抑制作用为包括减少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降低免疫球蛋白与细胞表面受体的结合能力。
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多肌炎、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随餐服用。
取坐位或站立用200ml温水整片送服。
口服,一般每次5-10mg,每日10-60mg。必要时酌量增减,由医生决定。
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每日40-60mg,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
治疗药物性皮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每日20-40mg。症状减轻后减量,每隔1-2日减少5mg。
防止器官移植排异反应:一般在术前1-2天开始每日口服100mg。术后一周改为每日60mg,以后逐渐减量。
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肿瘤:每日口服60-80mg,症状缓解后减量。
如果漏服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可在想起后立即补服错过的剂量。
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可无需补服,下次服药时间按正常剂量服用。
切勿私自加量,以免服用过量,亦不可频繁服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以免误服,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若无明显不适,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不需要紧急就医;
若过量服用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并对症治疗。
如对本品、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
如果您患有眼部疱疹感染、颅内真菌感染或疟疾感染、眼部视神经问题。
如果你近期在热带地区生活过,并且有不明原因的腹泻。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未经医生确认,请勿开始、停止或改变任何药物的剂量。
如果您已怀孕或在备孕、或者处于哺乳期,需告诉医生。
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服药期间更容易感染。请远离感染、感冒或有流感的人或地点。如果您出现感染迹象,如发烧、发冷、流感样症状、咽痛、耳朵或鼻窦疼痛、咳嗽、痰多或痰颜色改变、排尿疼痛、口腔疼痛,请咨询医生。
水痘和麻疹对于一些服用类固醇的患者非常严重,甚至可能致命。如果您以前没有出现过水痘和麻疹,请尽量远离有水痘或麻疹的患者。如果您接触过有水痘或麻疹的患者,请咨询医生。
如果您可能身体有线虫,请咨询医生。
本品可降低您身体内的天然类固醇含量。如果您出现发烧、感染、受伤,请咨询医生。
接种疫苗前提前告知医生您正在服用本品。
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如果您年满65岁,请谨慎服用本品。
结核病、急性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患者应用时,必须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本品因其需经肝脏转化后方具有生物活性,故用于肝功能不全者效果差。
本品的抗炎作用较强。而潴钠作用较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相对为弱,一般不易引起电解质紊乱或水肿等不良反应。
每日服用一次泼尼松片的患者,服药时间一般在早上或遵医嘱。
如果按医生规定的剂量、方法服用足够的治疗周期,但病情未得到缓解,应及时就医咨询。
不要与他人分享您的药物,也不要服用任何其他人的药物。
如果您认为药物过量,请立即致电当地的中毒控制中心或立即就医。向医生讲述或展示服用了什么、服用了多少以及服用的时间。
如果您长期服用本品,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体重检查、其他实验室检查和眼压、骨密度检查。
本品可能会影响过敏性皮试,皮试前请提前告知医生。
如果您漏服或最近停药,出现疲倦、虚弱、颤抖,或心跳加快、精神错乱、出汗或头晕等症状,请咨询医生。
服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
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患白内障或青光眼的几率。
本品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骨质疏松症。
本品可抑制儿童的生长和发育,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需十分慎重。如确有必要长期使用,应采用短效(如可的松)或中效制剂(如泼尼松),避免使用长效制剂(如地塞米松)。口服中效制剂隔日疗法可减轻对生长的抑制作用。儿童或少年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必须密切观察,患儿发生骨质疏松症、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青光眼、白内障的危险性都增加。儿童使用激素的剂量除了一般的按年龄和体重而定外,更应该按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患儿对治疗的反应而定。对于有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患儿的治疗,其激素的用量应根据体表面积而定,如果按体重而定则易发生过量,尤其是婴幼儿和矮小或肥胖的患儿。
长期服药后,停药时应逐渐减量。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应权衡利弊使用。
【哺乳期女性】哺乳期女性如接受大剂量给药,则应停止授乳。
【儿童】如长期使用,应慎重。
【老人】老年患者易产生高血压,更年期后女性使用易发生骨质疏松。
【禁用人群】
对本品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有过敏史患者禁用。
高血压患者不宜使用。
血栓症患者不宜使用。
胃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使用。
精神病患者不宜使用。
电解质代谢异常患者不宜使用。
心肌梗死患者不宜使用。
有内脏手术患者不宜使用。
青光眼患者不宜使用。
全身性真菌感染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糖尿病患者慎用。
骨质疏松症患者慎用。
肝硬化患者慎用。
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慎用。
运动员慎用。
有眼部单纯疱疹病史的患者慎用。
癫痫病史患者慎用。
系统性硬化症患者慎用。
抗生素:对有细菌、真菌、病毒感染者,应在应用足量敏感抗生素的同时谨慎使用。
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如布洛芬、萘普生):可加强其致溃疡作用。
对乙酰氨基酚:可增强对乙酰氨基酚的肝毒性。
两性霉素B、碳酸酐酶抑制剂:可加重低钾血症,长期与碳酸酐酶抑制剂合用,易发生低血钙和骨质疏松。
蛋白质同化激素(如丙酸睾酮、睾酮、黄体酮等):可增加水肿的发生率,使痤疮加重。
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与抗胆碱能药长期合用,可致眼压增高。
三环类抗抑郁药(如丙咪嗪、氯米帕明、阿米替林、多塞平、马普替林):可使其引起的精神症状加重。
降糖药(如胰岛素、二甲双胍):因可使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应适当调整降糖药剂量。
甲状腺激素:可使其代谢清除率增加,故甲状腺激素或抗甲状腺药与其合用,应适当调整后者的剂量。
避孕药或雌激素制剂:可加强其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强心苷:可增加洋地黄毒性及心律紊乱的发生。
排钾利尿药(如氢氯噻嗪、呋塞米):可致严重低血钾,并由于水钠潴留而减弱利尿药的排钠利尿效应。
麻黄碱:可增强其代谢清除。
免疫抑制剂:可增加感染的危险性,并可能诱发淋巴瘤或其他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异烟肼:可增加异烟肼在肝脏代谢和排泄,降低异烟肼的血药浓度和疗效。
美西律:可促进美西律在体内代谢,降低血药浓度。
水杨酸盐:与水杨酸盐合用,可减少血浆水杨酸盐的浓度。
生长激素:与生长激素合用,可抑制后者的促生长作用。
抗肿瘤药(如阿地白介素):可能会降低抗肿瘤作用。
抗酸剂:可能会降低醋酸泼尼松的生物利用度。
CAR-T 细胞免疫疗法:可能会增强 CAR-T 细胞免疫疗法的不良反应和毒性作用。
粗球孢子菌皮肤试验:可能会降低粗球孢子菌皮肤试验的诊断效果。
COVID-19 疫苗(腺病毒载体、mRNA)、疫苗(灭活):可能会降低上述疫苗的免疫效果。
登革热四价疫苗(活)、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活/三价/口服)、狂犬病疫苗、含有风疹或水痘的活疫苗、黄热病疫苗:可能会增强上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毒性作用。
双硫仑:可能会增强醋酸泼尼松的不良反应和毒性作用。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皮肤瘙痒、红肿、丘疹;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吞咽或言语障碍;或口腔、面部、舌头、喉咙肿胀等。
血钠水平低:肌肉疼痛、虚弱、肌肉痉挛、心跳异常。
胰腺问题:严重的胃痛、背痛或非常严重的胃部不适、呕吐。
高血压或低血压:严重的头痛或头晕、昏倒或视力改变。
肾上腺虚弱的迹象:严重的胃部不适、呕吐、头晕、昏倒、肌肉无力、疲倦、情绪变化、饱腹感或体重减轻。
库欣病:上背部或腹部体重增加、满月脸、非常严重的头痛或愈合缓慢。
高血糖:精神错乱、困倦、口渴、饥饿、尿频、脸红、呼吸急促或呼吸有水果味。
呼吸急促、体重大幅增加、四肢肿胀。
青春痘、妊娠纹、愈合缓慢、毛发生长。
心跳过速、心跳过缓、心跳异常、胸痛。
腿部或手臂发热、麻木、变色或疼痛。
月经紊乱。
骨、关节疼痛。
疲倦、虚弱。
视力改变。
困惑、注意力不集中、行为改变、情绪变化、出现幻觉、癫痫发作。
不明原因的瘀伤或出血、黑色或柏油样的大便、血便、吐血、呕吐物像咖啡渣。
胃部不适、呕吐。
睡眠困难。
不安。
大量出汗。
头晕、头痛。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如果您出现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醋酸泼尼松片和甲泼尼龙片均为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但在适应证及价格上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适应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适用于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重症多肌炎,严重的支气管哮喘,皮肌炎,血管炎等过敏性疾病,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以及适用于其他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的病症等。
【作用效果】生理半衰期为60分钟。
【安全性】较大剂量易引起糖尿病、消化道溃疡和库欣综合征症状,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抑制作用较强。
【可及性】3.88-28.67元。
【适应证】用于风湿性疾病、胶原疾病、皮肤疾病、过敏性疾病、眼部疾病、呼吸道疾病、血液病、肿瘤、水肿、胃肠道疾病、神经系统、器官移植、内分泌失调疾病等。
【作用效果】口服给药后约1.5-2.3小时达到最大血浆浓度,绝对生物利用度一般较高(82%-89%)。
【安全性】合成的糖皮质激素,不仅对炎症和免疫过程有重要影响,而且影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代谢,并且对心血管系统、骨髓和肌肉系统及中枢神经系统也有作用。
【可及性】29.51-41.14元。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甲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3.88-28.67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5mg |
常用剂型
|
片剂、乳膏剂、眼膏剂、滴眼剂、注射剂 |
储存方式
|
遮光,密封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