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皮肤科药
最后修订:2023年08月03日
氢化可的松软膏是皮肤外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及减少渗出等作用。
用于治疗过敏性皮炎。
用于治疗湿疹。
用于治疗神经性皮炎。
用于治疗脂溢性皮炎。
用于治疗瘙痒症。
皮肤局部外用,不可用于他处。避免接触眼睛和其他黏膜(如口、鼻等)。
本品不得用于皮肤破溃处,不宜大面积、长期使用。
使用前清洗患处皮肤,确保其清洁、干燥。
洗净双手,戴上手套或指套,用指腹或棉签取适量(根据患处大小决定)药膏,从患处中心开始,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向外画圈涂抹。
轻轻按摩给药部位,使药物吸收,直到药膏消失。
取适量本品涂于患处,一日2-4次。用药1周后症状未缓解,应咨询医生。
若漏用需立即补涂,如已接近下次用药时间,使用正常剂量即可,不可自行加倍剂量。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或误用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儿童或非患者本人将本品误用于皮肤后,若未出现明显不适,可以用大量清水清洗用药部位,同时密切观察皮肤是否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停药,必要时咨询医生。
儿童或成人误服本品后,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等对症处理措施。前往医院途中,可尽量多饮水,加速药品从尿液中排泄。
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和物质有过敏情况。
是否怀孕、计划怀孕,或处于哺乳期。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用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知医生、药师、检验医师和护士,您正在使用本品。
用药时应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感染其他细菌。
本品仅供外用,不可用于眼睛、口腔或阴道。
如需使用多种外用药物,请在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使用。
使用本品时应远离明火。
使用封闭敷料或可显著增加药物的全身吸收,除非经医生指示,否则不建议封包治疗。
涂抹后,应盖紧管帽,并及时清洁双手避免药物残留。
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刺痛、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清洗干净,必要时咨询医生。
应避免长时间、大面积使用本品。
若使用本品1周后,病情未缓解或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特殊人群】
【妊娠/哺乳期女性】慎用。如需用药,请咨询医生。
【儿童】慎用。应由医生进行整体评估后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人】慎用。
【禁用人群】
对本品或其赋形剂过敏者禁用。
感染性皮肤病(如脓疱病、体癣、股癣等)患者禁用。
痤疮患者禁用本品治疗痤疮。
【慎用人群】
过敏体质者慎用。
糖尿病患者慎用。
白内障和/或青光眼患者慎用。
心力衰竭和/或高血压患者慎用。
肝、肾损害患者慎用。
本品禁止与多种疫苗或病毒制剂/病毒性疾病合用,可能增强病毒毒性。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用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使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故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发烧、畏寒。
视力模糊。
皮肤感染。
当皮肤产生轻微灼烧感、瘙痒、红斑、刺痛、脱皮、干燥等症状时,通常停药后即可自行缓解。若停药后仍感到不适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进行对症治疗。
本品与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均可用于治疗结膜炎,具体区别如下:
【适应证】用于过敏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和瘙痒症。
【医保类型】医保甲类。
【特点】抗炎效果为丁酸氢化可的松的1.25倍。
【适应证】用于过敏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湿疹、瘙痒症和神经性皮炎。
【医保类型】医保乙类。
【特点】抗炎效果相对较弱。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非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甲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在3.01-4.00元不等,具体请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10g:100mg |
常用剂型
|
软膏剂、片剂、注射剂 |
储存方式
|
密封、遮光,在凉暗处(≤20℃)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