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心血管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09月21日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胶囊为抗血栓药,是复方制剂。其中双嘧达莫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从而抑制血栓素的产生,两者联合发挥抗血栓作用。
适用于已患有由于脑血栓形成而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降低发生或再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口服,早晚各服一次,与食物同服或分开服用均可,或遵医嘱服用。
服药前,可先喝少许温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取坐位或站立位,用适量温水送服。
服用时需整粒吞下,不可咀嚼或打开。
成人每次1粒(阿司匹林25mg和双嘧达莫200mg),每日二次,早晚各服一次。
通常,若忘记服药,就忽略漏服剂量,按下一个预定剂量服用,不可擅自加倍剂量补服。
若存在频繁漏服的情况,需告知医生或药师。
服药过量时,可见发热、面红、出汗、不安、感觉无力及眩晕,偶可观察到血压下降及心动过速。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处,一旦误服或服药过量应密切监测身体反应,必要时应立即就医,接受对症及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可包括洗胃、使用升压药。
服药时需将胶囊从PTP密封包装中取出服用,若误咽PTP密封包装,可能会导致锋利的锐角刺入食管黏膜,引起食管穿孔、纵膈窦炎等严重并发症。
服药过量时,可见发热、面红、出汗、不安、感觉无力及眩晕,偶可观察到血压下降及心动过速。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处,一旦误服或服药过量应密切监测身体反应,必要时应立即就医,接受对症及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可包括洗胃、使用升压药。
服药时需将胶囊从PTP密封包装中取出服用,若误咽PTP密封包装,可能会导致锋利的锐角刺入食管黏膜,引起食管穿孔、纵膈窦炎等严重并发症。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可影响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避免与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萘普生、布洛芬),包括选择性COX-2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尼美舒利、美洛昔康)合用。
为降低头晕或昏倒的风险,在起身站立或上下楼梯时要小心,动作尽量慢。
用药期间如出现眩晕、嗜睡等不良反应时,应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
您可能更容易流血,小心并避免受伤。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电动剃须刀。
老年患者(≥65岁)使用阿司匹林双嘧达莫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应慎用。
用药期间避免饮酒。
如果用药后出现耳鸣或听力受损,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尤其是有肝肾功能损害或潜在性损害者、老年人、慢性饮酒者、正在服用利尿药的患者、任何原因造成细胞外液丢失者及长期使用本药者。
监测胃肠道溃疡和出血及皮肤黏膜瘀斑的症状及体征。
对于同时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建议监测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体征或症状。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禁用。
【哺乳期女性】禁用。
【儿童】不建议使用。
【老年人】需适当调整剂量。
【禁用人群】
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曾使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后出现过敏者禁用。
有哮喘、鼻炎和鼻息肉的患者禁用。
存在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曾复发溃疡/出血者禁用。
患有出血性疾病或有出血危险的患者禁用。
正在使用抗凝剂(如肝素、双香豆素)的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慎用。
严重冠状动脉疾病(如不稳定心绞痛或新近发生的心肌梗塞等)的患者慎用。
低血压患者慎用。
患有痛风或月经过多的患者应酌情慎用。
腺苷:双嘧达莫可提高腺苷的血药浓度及心血管作用,需要时应调整腺苷的剂量。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阿司匹林间接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转换通道,合用会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降钠及降血压作用降低。
乙酰唑胺:阿司匹林与乙酰唑胺共用时,由于它们在肾小管竞争性排泄,可导致乙酰唑胺血清浓度升高。
抗凝剂治疗(如肝素和华法林):使用抗凝剂治疗的患者,因药物间相互作用及对血小板的影响,加大了出血的危险性。
抗惊厥药(如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阿司匹林可置换与蛋白结合的苯妥英钠和丙戊酸,导致苯妥英钠的血药浓度降低,导致药效降低。
β-阻断剂(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与阿司匹林同服,可抑制肾前列腺素,导致肾血流降低,β-阻断剂的降压效果降低。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双嘧达莫可抵消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的抗乙酰胆碱酯酶效果,因此,有可能加重肌无力。
甲氨蝶呤:水杨酸可抑制甲氨蝶呤的肾清除,引起骨髓毒性,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或肾功能不全者。
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在肾脏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合用阿司匹林和利尿剂时,可能会减低利尿剂的疗效。
非甾体抗炎药(如萘普生、布洛芬):阿司匹林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合用,可能增加出血或导致肾功能降低。
口服降糖药:中等剂量的阿司匹林可增加降糖药的有效性,导致低血糖。
抗痛风药(丙磺舒及苯磺唑酮):水杨酸可消除抗痛风药的促尿酸排泄作用。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还可能会产生其他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皮肤瘙痒、皮疹、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吞咽或言语障碍或口腔、面部、舌头、喉咙肿胀等。少数患者可发生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等过敏反应。
出血迹象:如呕吐物像咖啡渣、尿中带血、黑便、红色或柏油样便、牙龈出血、阴道异常流血、出血性紫癜、流血不易止住。
肝脏问题的迹象:如尿色深、感觉疲倦、饱腹感、胃部不适或胃痛、大便色浅、呕吐、皮肤或眼睛发黄。
肾脏问题的迹象:如排尿困难、尿量减少、尿中带血或体重大幅增加。
中风的迹象:如身体一侧虚弱、说话或思考困难、平衡改变、一侧脸下垂或视力模糊。
新的或更严重的胸痛。
头脑迷糊、非常疲倦或虚弱、严重的头晕或昏倒。
耳鸣、听力异常。
脱发。
胃痛或胃灼热。
腹泻、胃部不适或呕吐。
以上并未列举完全,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缓释胶囊与阿司匹林肠溶片均为抗血栓药,但在适应证、组成成分等方面还有所区别。
【适应证】适用于已患有由于脑血栓形成而导致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降低发生或再发生脑卒中的风险。
【组成成分】是复方制剂,由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组成,两者合用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增加抗血栓作用。
【特点】抗血栓作用更显著;通常每日两次,早晚各服一次。
【适应证】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
【组成成分】单方制剂,主要成分为阿司匹林。
【特点】适应证更广泛;临床用药经验更多;通常每晚服药一次即可,服药更方便。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非医保 |
价格范围
|
暂无参考价格,具体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每粒含阿司匹林25mg和双嘧达莫200mg |
常用剂型
|
片剂、缓释片、缓释胶囊 |
储存方式
|
密封保存,并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