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精神病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09月29日
警告:
粒细胞缺乏症:这种药物可能会降低骨髓制造白细胞的能力。这会导致非常严重的感染,有时甚至是致命的感染。您需要在治疗停止之前、期间和之后按照医生指示进行血液检查。
癫痫发作:这种药物可能会导致某些人癫痫发作。服用较高剂量或曾经有过癫痫发作者,癫痫发作的机会可能会更高。如果您有或曾经有过癫痫发作,请告诉医生。服用氯氮平期间不要开车、操作机器、游泳或爬山等,如果突然失去知觉,可能会伤害自己或他人。出现癫痫发作,请立即呼救或接受紧急医疗。
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缓、晕厥和其他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不良反应:氯氮平可导致伴有或不伴有晕厥的体位性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极少数患者出现重度虚脱并伴有呼吸和/或心脏骤停。体位性低血压多在从初始剂量快速增加剂量的过程中发生。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或易发生低血压病症(如脱水、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应谨慎使用氯氮平。正在服用苯二氮䓬类或其他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开始给予氯氮平时,应特别慎重。
心肌炎、心肌病和二尖瓣功能不全:在用氯氮平治疗期间的任何时期都可能发生心肌炎和心肌病。如出现胸痛、心动过速、心悸、呼吸困难、发热、流感样症状、低血压或心电图改变,应考虑心肌炎或心肌病的可能性。一旦怀疑发生心肌炎或心肌病,应立即停止服用氯氮平并转专科就诊,氯氮平相关心肌炎或心肌病患者不应再次接受氯氮平治疗。
痴呆相关性精神病老年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使用氯氮平等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患有痴呆相关性精神病的老年患者时,死亡的风险会增加。氯氮平片未被批准用于治疗痴呆相关的精神病患者。
氯氮平分散片属于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的代表药物,对多种受体具有亲和力,能直接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具有强大的镇静催眠作用,极少见锥体外系反应。主要用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主要用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不仅对精神病阳性症状有效,对阴性症状也有一定效果。
用于急性与慢性精神分裂症的各个亚型,对幻觉妄想型、青春型效果好。
可以减轻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情感症状(如:抑郁、负罪感、焦虑)。
对一些用传统抗精神病药治疗无效或疗效不好的患者,改用本品可能有效。
用于治疗躁狂症或其他精神病性障碍的兴奋躁动和幻觉妄想。但因导致粒细胞减少症,一般不宜作为首选药。
本品可空腹或随餐服用。如果空腹引起胃部不适时,可与食物一起服用。
本品可整片吞服,用200mL左右温开水送服;也可用温开水分散后服用:将分散片放入容器内,倒入约100mL温开水或冷开水,待药物充分溶解后服用,杯中残留药物分别用50mL温开水洗涤两次后服下。
需严格遵循所有的用药说明,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本品。
建议从12.5mg开始,一天1次或2次。应以每日增加20-50mg剂量的方法继续给药治疗,如果患者耐受性好,可在第二周末将剂量增加至常用治疗剂量200-400mg/日,分三次给药。此后,每周增加剂量的次数不超过1次或2次,每次增加的剂量不超过100mg,最高剂量可达600mg /日。为了将低血压、癫痫和镇静的危险性降至最低,谨慎递增剂量并分次给药是必要的。
注意:不要在未经医生允许的情况下突然停药。因为可能有更大的戒断迹象风险,如大量出汗、头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如果需要停药,应按照医生的指示逐步停药。
如果忘记服药请及时咨询医生个体化指导。
如果偶然忘记服药,且漏服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可在想起后立即补服错过的剂量。
但如果已接近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可无需补服,下次服药时按正常剂量服用。
如果忘记服用本品的时间超过 2 天,在重新开始服药之前需咨询医生。因为可能需要从较低的剂量重新开始进行药物治疗。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以免误服,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若少量误服且无明显不适,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不需要紧急就医。
如意外大量服用后,需及时就医,按药物过量处理。
氯氮平药物过量的症状和体征一般为:意识状态的改变,包括嗜睡、谵妄、昏迷;心动过速;低血压;呼吸抑制或衰竭;流涎等。吸入性肺炎和心律失常也有报道。癫痫发作很少发生。也有过量致死的报道,剂量一般在 2500mg 以上。
如果您已怀孕、在备孕或处于哺乳期,需告诉医生。
如对本品、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
如果血常规检查发现白细胞计数偏低。
患有骨髓疾病或正在服用任何存在骨髓抑制作用的药物。
血钾低或血镁低。
此前服药时曾出现过低白细胞计数的情况。
如果您无法按照医生的指示进行血液检查。
本品可能导致血栓。如果您曾经有过血栓,请告诉医生。
如果患有苯丙酮尿症 (PKU),请咨询医生。因为有些产品含有苯丙氨酸。
除了“重要警告”部分列出的情况,如果您或您的家人有过心脏疾病或糖尿病,请告诉医生。
如果您有便秘、恶心、呕吐或胃痛或腹胀;或者泌尿系统或前列腺有问题或曾经有问题;高血脂;麻痹性肠梗阻;青光眼;高血压或低血压;难以保持平衡;或心脏、肾脏、肺或肝脏疾病等情况,也需要告诉医生。
如果您曾经因为严重的副作用而不得不停止服用治疗精神疾病的药物,也请告诉医生。
告诉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未经医生确认,请勿开始、停止或改变任何药物的剂量。
服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服用期间应避免开车和做其他需要您保持警觉的任务或行动。
氯氮平可能会导致您从卧位起床过快时出现心跳加快或减慢、头晕、头晕和昏厥。这在初次服用时更为常见。为避免这个问题,请慢慢起床,站起来之后不要急于走动。
使用本品会引发高血糖或糖尿病、高胆固醇和体重增加等。这些可能会增加心脏和脑血管疾病的机会。
有高血糖(糖尿病)者,需要密切监测血糖。如果出现高血糖的迹象,如意识模糊、感觉困倦、烦渴、易饿、尿频、潮红、呼吸急促或呼吸有水果味,请告诉医生。
服药期间,如有任何感染迹象,例如发烧、发冷、类似流感的迹象、非常严重的喉咙痛、耳朵或鼻窦疼痛、咳嗽、痰多或痰颜色改变、排尿疼痛、口腔疼痛等,请就医。
本品可能导致心跳异常(心电图:长QT),可能引发胸痛、心脏病发作和猝死。
本品可能会导致头晕、困倦和情绪不太稳定。这些可能会导致跌倒,从而造成骨折或其他健康问题。
本品可能引起非常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的肝脏问题,如果出现尿色加深、疲倦、饱胀、胃部不适或胃痛、浅色大便、呕吐或皮肤或眼睛发黄等,请立即就医。
服药初期需定期检测血常规,关注治疗起始1个月内嗜酸性粒细胞值,起始治疗18周的中性粒细胞值。
注意本品未被批准用于治疗由痴呆症引起的精神问题。
治疗期间监测腰围和体重。
服药期间使用酒精可能会造成行动迟缓,需要禁酒。
吸烟可能会降低这种药物的有效性。服药期间应戒烟。
不要食用葡萄柚或西柚制品,禁食含咖啡因的饮料,例如茶、咖啡、可乐等。
在炎热的天气或活动时要小心。多喝水以防止体液流失。
年满 60岁者,请谨慎使用该药物,因为可能会有更多的副作用。
同时使用任何其他药品,请告诉医生。
使用本品期间,如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使用时间不要超过规定的治疗疗程,亦不可在未咨询医生的情况下停止用药。突然停用氯氮平时,可能出现某些急性戒断症状,如出汗、失眠、震颤、焦虑、恶心或呕吐等,切忌擅自停药。
按规定的剂量和要求服用,切勿过量服药,以免药物中毒。如过量,需及时就医。
药物需放置于儿童不能够触及的地方。
如果按医生规定的剂量、方法服用,但病情未得到缓解,应及时就医咨询。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禁用。
【哺乳期女性】禁用。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期间应停止哺乳。
【儿童】儿童使用氯氮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12 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老人】慎用。老年患者的剂量建议从低剂量起始治疗。
【禁用人群】
对氯氮平或氯氮平其他组分过敏的患者禁用。
有严重心/肝/肾疾病、低血压、青光眼患者禁用。
与恶心、厌食或黄疸相关的活动性肝病患者禁用。
骨髓增生障碍的患者禁用。
毒性或特异质粒细胞缺乏症或严重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史者禁用。
未得到有效控制的癫痫患者禁用。
麻痹性肠梗阻患者禁用。
曾因氯氮平导致粒细胞缺乏症或严重粒细胞减少的患者禁用。
与典型抗精神病药类似,对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或处于各种原因所致昏迷状态的患者禁用。
无法进行血液检测的患者禁用。
正在服用其他能引起粒细胞缺乏症或有骨髓抑制作用药物的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白细胞计数偏低的患者慎用。
对于曾因其他药物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患者慎用。
有癫痫发作史或其他易感因素(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使用其他诱发癫痫的药物、酗酒)的患者应慎用本品。
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或易发生低血压病症(如脱水、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患者谨慎使用氯氮平。
当患者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或其他抗精神病药时应慎用氯氮平。
在有脑血管不良反应危险因素的患者中应谨慎使用。
肝、肾功能损伤者慎用,需从低剂量起始。
胃肠动力下降、尿潴留、良性前列腺增生、口腔干燥症或有视力问题的患者慎用。
其他精神治疗药物:合用可能影响氯氮平的血药浓度,导致氯氮平血药浓度的波动,为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和影响临床疗效,应对氯氮平剂量进行调整。
已知对骨髓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地高辛、肝素、苯妥英、华法林等):虽然氯氮平引起粒细胞缺乏症的确切机制尚不明确,但是各种诱发因素可能与氯氮平发挥协同作用,增加骨髓抑制的风险。因此,禁止氯氮平与其合用。
有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药物(如丁丙诺啡)或酒精:因氯氮平具有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应慎与其他有中枢神经系统活性的药物或酒精合用。
苯二氮䓬类药物或其他抗精神病药:某些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或其他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在开始服用氯氮平治疗时更易发生虚脱、呼吸停止、心脏骤停。氯氮平与苯二氮䓬类药物或其他抗精神病药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但服用苯二氮䓬类药物或其他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在开始氯氮平治疗时应特别注意。
降压药及阿托品类药物:氯氮平可增强降压药物的降压作用和阿托品类药物的抗胆碱能作用。因氯氮平可能有逆转肾上腺素能的作用,在治疗氯氮平诱导的低血压时应避免使用肾上腺素。
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特别是 CYP1A2、CYP2D6、 CYP3A4)诱导剂及抑制剂:当氯氮平与对这些酶有诱导作用的药物(如苯妥英、烟碱、 酰胺咪嗪和利福平)合用时,可使氯氮平的血药浓度降低;与对这些酶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如西咪替丁、咖啡因、西酞普兰、环丙沙星、氟伏沙明和红霉素)合用,可增加不良反应。应特别注意。
抗抑郁药(如氟伏沙明、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等):氯氮平与其合用可升高血浆氯氮平与去甲氯氮平水平,应特别谨慎。
通过 P450 CYP2D6 代谢的药物:氯氮平与其他通过 P450 CYP2D6 代谢的药物合用时,需降低剂量。与通过这种酶系统同功酶代谢的其他药物如抗抑郁药、吩噻嗪类、酰胺咪嗪类和典型1C 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氟卡尼和恩卡胺)或抑制这种酶的药物 (如奎尼丁)合用时应谨慎。
氨磺必利(口服):可能会增强抗精神病药的不良/毒性作用。
左舒必利:氯氮平可能会降低左舒必利的治疗效果。
舒必利: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增强舒必利的不良/毒性作用。
甲氧氯普胺:可能会增强抗精神病药的不良/毒性作用。
氮卓斯汀(鼻用):氮卓斯汀(鼻用)可增强本品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溴必利:可能会增强抗精神病药的不良/毒性作用。
溴哌啶醇:可能会增强氯氮平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卡麦角林:可能会降低抗精神病药物的治疗效果。
氯化钾、柠檬酸钾:氯氮平可增强氯化钾、柠檬酸钾的致溃疡作用。
夫西地酸(全身作用):可能会增加氯氮平的血清浓度。
格隆溴铵、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氯氮平可增强格隆溴铵、异丙托溴铵的抗胆碱能作用。
碘海醇、碘帕醇:氯氮平可能会增强碘海醇、碘帕醇的不良/毒性作用。
碳酸锂:氯氮平与碳酸锂合用,有增加惊厥、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精神错乱与肌张力障碍的危险。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氯氮平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合用可使血浆氯氮平浓度显著升高,并有报道诱发癫痫发作。
以上并非全部可能产生相互作用的药物,如需同时服用其他药物,但不确定是否产生联合用药风险的,可咨询医师或药师。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可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丘疹;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吞咽或言语障碍;或口腔、面部、舌头、喉咙肿胀等。
高血压或低血压的迹象,如非常严重的头痛或头晕、昏倒或视力改变。
颤抖、行动不便或僵硬。
身体一侧虚弱、说话或思考困难、平衡改变、面部一侧下垂或视力模糊。
四肢肿胀、发热、麻木、变色或疼痛。
咳血。
手臂或腿上淤青或皮肤苍白。
癫痫发作。
感觉非常疲倦或虚弱。
心跳缓慢。
视力改变。
大便坚硬或干燥;排便次数不正常;严重便秘;胃痛,腹胀或肿胀;嗳气;或胃部不适或呕吐。
本品可能导致一种非常严重的甚至致命的抗精神病药恶性综合征 (NMS)。如果出现发烧、肌肉痉挛或僵硬、头晕、非常严重的头痛、意识模糊、思维改变、心跳加快、心跳感觉不正常或大量出汗等症状时,请立即就医。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属于一种严重肌肉问题,通常停药后可能会减轻或消失,但也可能不会消失。糖尿病和老年人的风险更大,尤其是老年女性。使用时间越长或剂量越高,风险越大。如果无法控制身体运动,或者面部行为异常,如舌头伸出、脸颊鼓胀、嘴巴皱缩等,请立即就医。
如果本品的下列副作用对您造成困扰,可咨询医生:
头晕或头痛。
感到困倦。
便秘。
口干。
体重增加。
失眠。
流涎。
汗多。
以上并非本品的全部副作用,如因服用本品而产生其他不良反应时,可咨询医生。
氯氮平片与奥氮平片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但适应证及药物特点有所差异。
【适应证】本品主要用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医保类型】医保甲类。
【特点】氯氮平对脑内多种受体均有作用,极少见锥体外系反应,一般不引起血中泌乳素增高;能直接抑制脑干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具有强大镇静催眠作用。
【适应证】本品用于精神分裂症,初始治疗有效的患者,奥氮平在维持治疗期间能够保持其临床疗效。还用于治疗中、重度躁狂发作。对奥氮平治疗有效的患者,奥氮平可用于预防双向情感障碍的复发。
【医保类型】医保乙类。
【特点】奥氮平是一种抗精神病药,对多种受体系统具有药理作用;可选择性地减少间脑边缘系统(A10)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放电,而对纹状体(A9)的运动功能通路影响很小。在低于产生僵住反应的剂量水平时能减少条件性回避反应。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甲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价格36.00-82.00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100mg/片 |
常用剂型
|
普通片剂、分散片、口崩片 |
储存方式
|
遮光,密封保存 |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化学药与生物制品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153.
【2】uptodate临床医学顾问.
【3】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