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神经系统药
最后修订:2023年08月02日
地西泮片为镇静催眠药,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抗癫痫和骨骼肌松弛作用。
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
用于缓解炎症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等。
用于治疗惊恐症。
用于肌紧张性头痛。
用于治疗家族性、老年性和特发性震颤。
用于麻醉前给药。
口服。与食物同服。
成人常用量:抗焦虑,每次2.5-10 mg,每日2-4次;镇静,每次2.5-5 mg,每日3次;催眠,5-10 mg,睡前服用;急性酒精戒断,第一日每次 10 mg,每日3-4次,以后按需要减少到每次5 mg,每日3-4次。
儿童常用量:6个月以上儿童,每次1-2.5 mg或按体重40-200μg/kg,或按体表面积 1.17-6 mg/m2,每日3-4次。用量根据情况酌量增减,最大剂量不超过10mg。
如果漏服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可在想起后立即补服错过的剂量。
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的时间,可无需补服,下次服药时间按正常剂量服用。
切勿私自加量,以免服用过量,亦不可频繁服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的地方,以免误服,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若少量误服且无明显不适,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暂不需要紧急就医;
若过量服用或出现持续的精神错乱、严重嗜睡、抖动、语言不清、蹒跚、心跳异常减慢、呼吸短促或困难、严重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对症治疗。超量或中毒宜及早对症处理,包括催吐或洗胃以及呼吸循环方面的支持疗法,苯二氮受体拮抗剂氟马西尼可用于本品过量中毒的解救和诊断。中毒出现兴奋异常时,不能使用巴比妥类药。
如果对本品、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存在过敏的情况。
如果您有呼吸方面的问题、睡觉时呼吸暂停或患有青光眼、肝病、重症肌无力、精神病等疾病。
如果您近期大量饮酒或大量服用会减缓行动的药物,如苯巴比妥或羟考酮。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未经医生确认,请勿开始、停止或改变任何药物的剂量。
如果您已怀孕或在备孕、或者处于哺乳期,需告诉医生。
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对本品耐受量小的患者初用量宜小,逐渐增加剂量。
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成瘾、滥用或误用。滥用或误用本品可能导致过量甚至死亡,尤其与其他一些药物或酒精合用时。即使您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本品,也可能会出现成瘾的现象。如果您出现情绪或行为变化、有自杀念头或行为、癫痫发作或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在了解本品对您的影响前,避免驾驶车辆或操作机械设备。
服药期间应避免饮酒。
在使用可能会减慢行动速度的药物前,请咨询医生。
如果您服药期间出现癫痫发作或病情加重,需要增加其他抗癫痫药的用量。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生。
本品可能会使您感到困倦或警觉性下降,老年患者可能更容易跌倒。如有疑问,请咨询医生。
如果您年满65岁,请谨慎使用。
对苯二氮类药物过敏者,可能对本品过敏。
肝、肾功能损害者可延长本品清除半衰期。
严重的精神抑郁可使病情加重,甚至产生自杀倾向,应采取预防措施。
在分娩前15小时内应用本品30mg以上,可使新生儿发生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以及窒息、肌张力减退、低体温、吸吮不能、食欲缺乏和对冷刺激反应微弱以及抑制代谢。
慢性肺功能不全患者使用本品有出现呼吸抑制的风险,应调整剂量。
如果按医生规定的剂量、方法服用足够的治疗周期,但病情未得到缓解,应及时就医咨询。
不要与他人分享您的药物,也不要服用任何其他人的药物。
如果您认为药物过量,请立即致电当地的中毒控制中心或立即就医。向医生讲述或展示服用了什么、服用了多少以及服用的时间。
本品戒断症状可持续数周至12个月以上。如果您出现焦虑、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睡眠困难、身体灼热、麻木或刺痛、身体摇晃、肌肉抽搐、耳鸣等症状,请咨询医生。
癫痫患者突然停药可引起癫痫持续状态,使癫痫发作频率和严重度增加。
长期使用应进行血象检查。
应避免长期大量使用而成瘾,如长期使用应逐渐减量,不宜骤停。
儿童和老年患者使用苯二氮革类药物,可能会出现精神反应和异常反应,一旦出现,应停药。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禁用。
【哺乳期女性】禁用。
【儿童】6个月以下儿童禁用,6个月以上儿童慎用。
【老人】用量酌减。防止出现共济失调或过度镇静。
【禁用人群】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严重肝功能、呼吸系统不全患者禁用。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禁用。
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未经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严重的急性乙醇中毒者慎用,可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低蛋白血症患者慎用,可导致易嗜睡、难醒。
多动症患者慎用,可有反常反应。
严重慢性阻塞性肺部病变患者慎用,可加重呼吸衰竭。
外科或长期卧床患者慎用,咳嗽反射可受到抑制。
有药物滥用和成瘾史者慎用。
精神病患者慎用。
严重精神抑郁患者慎用,可使病情加重,甚至产生自杀倾向。
肝、肾功能损害者慎用。
中枢抑制药:合用可增加呼吸抑制作用。
易成瘾和其他可能成瘾药:可使成瘾的危险性增加。
乙醇、全麻药、可乐定、镇痛药、吩噻嗪类、单胺氧化酶A型抑制药、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彼此增效,应调整用量。
抗高血压药、利尿降压药:可使降压作用增强。
西咪替丁、普萘洛尔:可使地西泮清除减慢,血浆半衰期延长。
扑米酮:由于减慢扑米酮代谢,需调整扑米酮的用量。
左旋多巴:可降低左旋多巴的疗效。
利福平:可增加地西泮的消除,血药浓度降低。
异烟肼:可抑制地西泮的消除,使血药浓度增高。
地高辛:可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而致中毒。
抗酸药:可延迟地西泮的吸收。
苯妥英钠:可改变苯妥英钠的代谢速度和血药浓度。
钙拮抗药(如氟桂利嗪):可能是低血压加重。
卡马西平:可使两者的血药浓度下降,清除半衰期缩短。
双硫仑:可抑制地西泮的消除。
氟伏沙明:可使氟伏沙明血药浓度增高。
莱伯雷生:可增强地西泮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羟丁盐产品:可以增强羟丁盐产品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的迹象:如皮肤瘙痒、红肿、丘疹;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吞咽或言语障碍;或口腔、面部、舌头、喉咙肿胀等。
呼吸急促。
平衡改变、困惑、出现幻觉。
严重的头晕或昏倒。
肌肉痉挛。
抽搐。
睡眠困难。
视力改变。
口齿不清。
严重或持续的呕吐、食欲不振。
有自杀念头、自杀行为、紧张、不安、情绪异常。
困倦、疲倦、虚弱。
肌肉无力。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如果您出现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地西泮片和艾司唑仑片均为镇静催眠药,但在适应证及价格上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适应证】用于焦虑、镇静催眠,还可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缓解炎症引起的反射性肌肉痉挛等;用于治疗惊恐症;肌紧张性头痛;用于治疗家族性、老年性和特发性震颤;用于麻醉前给药。
【特点】长效苯二氮卓类药物,也可用于失眠症短期治疗,对焦虑性失眠更有效;缩短睡眠潜伏期,减少夜间觉醒次数,增加总睡眠时间。
【适应证】各种类型失眠症的短期治疗;术前给药以减轻紧张和消除恐惧;癫痫大、小发作的辅助治疗。
【特点】催眠作用强于地西泮片,服后入睡快而平静,睡眠时间延长,改善睡眠质量,醒后通常无不适感。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甲类 |
价格范围
|
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2.5mg、5mg |
常用剂型
|
片剂、注射剂 |
储存方式
|
遮光,密闭保存 |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2015年版)化学药与生物制品卷[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4-5.
[2]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上卷:1175-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