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维生素/矿物质
最后修订:2023年06月05日
乳酸钙颗粒为补钙药,参与骨骼的形成与骨折后骨组织的重建,以及肌肉收缩、神经传递、凝血机制,并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等。
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以及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老年人钙的补充。
口服,饭前或饭后服用均可。
将本品倒入杯中,用适量温开水溶解,搅拌均匀后立即服用。
每袋含乳酸钙0.5g(相当于钙65mg)。
每次1袋,每日1-2次。
通常,在想起时就立即补服一剂。
若想起时已接近下一剂的服药时间,就忽略漏服剂量,按下一个预定剂量服用。
不可擅自加倍剂量或频繁服用。
过量服用可能引起高钙血症。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易触及处,一旦误服或服药过量应立即就医,接受对症及支持治疗。
您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的情况。
是否患有高钙血症、高钙尿症、含钙肾结石或有肾结石病史。
是否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噻嗪类利尿药、含钾药物。
如果您已怀孕、在备孕或正在哺乳,需告知医生。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乳酸钙颗粒。
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乳酸钙颗粒可引起便秘,服药期间应多饮水,以预防便秘。
避免吸烟、饮酒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否则会抑制钙的吸收。
纤维素会与钙结合成不易吸收的化合物,影响钙的吸收,应避免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玉米、土豆、红薯、燕麦等。
建议通过食疗代替服药,多补充富含钙元素的食物,如肉、鱼、蛋、奶、豆类。
长期大量用药应定期检测血清钙浓度、尿钙排泄量,血清钾、镁、磷浓度,血压及心电图。
不要将药物分享给他人使用。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哺乳期女性】尚不明确。
【儿童】需遵医嘱并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老年人】老年人对钙的吸收降低,应在医生指导下增加剂量服用。
【禁用人群】
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高钙血症、高钙尿症患者禁用。
含钙肾结石或有肾结石病史者禁用。
【慎用人群】
过敏体质者慎用。
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正在服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慎用。
苯妥英钠:合用会使二者吸收减少。
四环素、降钙素或硫酸纤维:合用可降低上述药物的吸收和疗效。
维生素D、避孕药、雌激素:合用能增加钙的吸收,有引起高钙血症的风险。
含铝的抗酸药:合用时铝的吸收增多,可能导致大脑功能损害,引起痴呆症。
噻嗪类利尿药:噻嗪类利尿药可增加肾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合用易发生高钙血症。
含钾药物:合用时心律失常的风险会增加。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警告/注意:少数患者服用本品还可能会产生其他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出现以下相关症状或迹象时,需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严重的皮疹、荨麻疹、瘙痒、红肿、水疱或皮肤剥落、发烧、喘息、呼吸困难、吞咽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或口、面、唇、舌肿胀。
高钙血症的迹象:如严重便秘、口干、持续性头痛、食欲减退、烦躁、抑郁、口中金属味、肌无力、嗜睡、意识模糊、尿量增多、尿频。
肾功能损害的迹象:如厌食、恶心、呕吐、便秘、腹痛、肌肉软弱无力、心律失常、意识模糊、高血压。
嗳气、便秘、腹部不适、胃痛、排气多。
以上并未列举完全,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乳酸钙颗粒与复方碳酸钙颗粒都属于补钙药,都含有钙元素,但两者还存在以下区别。
【适应证】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以及儿童、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老年人钙的补充。
【组成成分】乳酸钙。
【特点】单药制剂;服用后对肠胃刺激较小,更容易吸收;为非处方药,可直接到药店购买。
【适应证】用于预防和治疗钙缺乏症,如骨质疏松、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佝偻病,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绝经期妇女补钙。
【组成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3。
【特点】复方制剂;其成分中的维生素D3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吸收需要胃酸参与,更适合肠胃较好的患者;为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购买。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非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非医保 |
价格范围
|
复方制剂;其成分中的维生素D3可促进钙的吸收和利用;吸收需要胃酸参与,更适合肠胃较好的患者;为处方药,需凭医生处方购买 |
常见规格
|
每袋含乳酸钙0.5g(相当于钙65mg) |
常用剂型
|
颗粒、片剂、咀嚼片、口服溶液 |
储存方式
|
密封,在干燥处保存,并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