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

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

处方药 医保乙类

药品分类:非甾体抗炎药

最后修订:2023年12月18日

该药品由有来医生和北京药师协会联合共建

该药品信息由以下专家专业编审

陈瑞玲 主任药师
北京天坛医院 | 药剂科

概述

双氯芬酸钠是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阻断前列腺素的合成而产生镇痛、抗炎、解热作用。对风湿疾病具良好的抗炎及镇痛效果;在存在炎症的情况下(如由创伤或外科手术后引起的炎症),可以快速缓解疼痛,并且减轻炎性水肿和创伤水肿。

适用于哪些情况?

  • 用于治疗急慢性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慢性关节炎、急慢性强直性脊椎炎、肩周炎、滑囊炎、肌腱炎及腱鞘炎。

  • 用于治疗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它软组织损伤、急性痛风。

  • 用于痛经、牙痛和术后疼痛的治疗。

怎么服用?

  •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

  • 须整粒吞服,勿嚼碎。

  • 不可干吞胶囊剂以免胶囊吸水后附着在食管上,使局部药物浓度过高危害食管,造成黏膜损伤甚至溃疡。服用胶囊时送服水温不宜过高,会使胶囊壳软化,甚至破坏、影响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 最好空腹用200ml温开水坐位或站立服用,若空腹服用胃肠道出现不适,可以将药物与食物一起服用,服药后不要立即躺卧,活动20-30分钟再躺下有利于药物较好吸收。

  • 除特殊规定外,勿用茶水、咖啡、可乐、豆浆、牛奶等饮料送服,因其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会和药物中某些成分产生不良影响。

服用多少?(遵医嘱或按以下方法服用)

  • 一日一次,一次0.1g。

忘记服药怎么办?

  • 本品一日服用一次,一般不会出现漏服,若当日忘记服用,次日按正常剂量服用即可。

  • 不可私自加量,以免服用过量。如果不能确定补服剂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误服误用怎么办?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不能触及处,一旦误服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 若小剂量误服只有轻度胃肠反应,如腹泻、腹痛、口干、轻度恶心、呕吐、腹胀、便秘等,可大量饮水促进排泄,同时密切观察呼吸、心率及血压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就医。

  • 若大剂量误服,应尽快采取洗胃和活性炭处理,以阻止其进一步被吸收,对并发症(例如血压过低、肾衰竭、惊厥、胃肠道刺激、呼吸抑制)应进行支持治疗和对症治疗。

服药前哪些情况需要告诉医生?

  • 如果您计划怀孕、已怀孕或正在哺乳,应告知医生,由医生评估是否使用本品。

  • 如果您对一些药物或者食物存在过敏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以确保您服用本品是安全的。

  • 告诉医生您的身体状况,让医生检查及评估您的身体情况确诊疾病,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 如果既往患有其它疾病(如心脏疾病、胃肠道溃疡等)或做过某些手术也应告知医生,以防服用本品加重既往疾病。如果您正在服用其它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及保健食品请告知医师。

  • 本品会增加心力衰竭的几率。如果您患有心力衰竭需咨询医生。

  • 本品会使心脏疾病风险增加,如果您患有心脏疾病请咨询医生。

  • 如果您正在服用阿司匹林来帮助预防心脏病发作,请咨询您的医生。

  • 如果您患有苯丙酮尿症,请咨询您的医生。

  • 如果您对阿司匹林、布洛芬、萘普生等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过敏,应告知医生。

  • 如果您曾患过由阿司匹林等水杨酸盐药物或非甾体抗炎药等类似药物引起的哮喘,应告知医生。

  • 如果您有(胃肠道)出血、肾脏问题、心力衰竭(气促、乏力、心悸)或近期发作过心脏病,也应告知医生。

  • 如果您正在服用任何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或水杨酸盐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培美曲塞),应告知医生。

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 服用本品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如果您需要使用软牙刷和电动剃须刀,应小心避免受伤。

  • 服用本品期间禁烟禁酒,饮食需营养均衡,宜进食蛋白质、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 每天合理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 保持轻松、愉快、平和的心态。

服药后需要注意什么?

  • 服用本品后,可能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和穿孔等不良反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伴有或不伴有警示症状,不管是否有胃肠道不良反应史或严重的胃肠事件病史。当出现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及时停药。

  • 遵循医嘱或药品说明书服用,不可超量服用,不然会增加不良反应。

  • 饮酒或与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同用时可增加胃肠道不良反应,并有致溃疡的危险。

  • 本品不可长期服用,应根据控制症状的需要,在最短治疗时间内服用最低有效剂量,以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服用本品可能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服药期间监测血压以防血压出现异常。

  • 如果您患有哮喘,本品可能会加重您的哮喘。

  • 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影响卵细胞释放(排卵),可能会影响怀孕。

  • 老年患者服用本品须谨慎,因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出现不良反应的频率增加,尤其是胃肠道出血和穿孔,其风险可能是致命的。

  • 服用本品期间,应该警惕诸如胸痛、气短、无力、言语含糊等症状和体征,当出现上述任何症状或体征,需立即就医。

  • 本品可能引起致命的、严重的皮肤不良反应,例如剥脱性皮炎、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TEN)。这些严重事件可在没有征兆的情况下出现。服用本品若出现皮肤皮疹或过敏反应等征象时,应立刻停药就诊。

哪些人不宜服用?

【特殊人群】

  • 【妊娠期女性】:禁用,本品可通过胎盘危害胎儿,服药前应确认是否怀孕,若已怀孕应禁用本品。

  • 【哺乳期女性】:需权衡利弊使用,考虑母乳喂养对婴儿的益处以及治疗对母亲的益处。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患有血小板功能障碍、血小板减少症或导管依赖性心脏病变,则应避免母亲使用本品。

  • 【儿童】14岁以下儿童不推荐使用本品。

  • 【老人】谨慎使用。必要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以最低推荐剂量和频率开始使用。

【禁用人群】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服用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后诱发哮喘、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的患者禁用。

  • 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 有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后发生胃肠道出血或穿孔病史的患者,禁用本品。

  • 患有活动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或者既往有胃肠道病史(溃疡性大肠炎,克隆氏病)的患者禁止使用本品,以免使病情恶化。

  • 脑血管出血或其他出血性疾病的患者禁用。

  • 高钾血症患者禁用。

  • 重度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者禁用本品。

【慎用人群】

  • 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如液体潴留和水肿)病史的患者慎用本品。

  • 有心血管疾病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慎用。

与哪些药物合用需要注意?

  • 肝素、双香豆素等抗凝药及血小板聚集抑制药:与本品同用时有增加出血的危险。

  • 呋塞米:与本品同用时会使排钠和降压作用减弱。

  • 维拉帕米、硝苯地平:会增高本品的血药浓度,与本品合用时需谨慎。

  • 地高辛: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可增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同用时须注意调整地高辛的剂量。

  • 抗糖尿病药:双氯芬酸钠肠溶缓释胶囊可影响抗糖尿病药的疗效,合用时需慎重考虑。

  • 抗高血压药:与本品同用时可影响抗高血压药的效果。

  • 酒精(乙醇):可能会增强双氯芬酸钠的不良/毒性作用。

  • 氨基糖苷类(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阿米卡星等):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减少氨基糖苷类的排泄。

  • 丙磺舒:丙磺舒可降低本品的排泄,增加血药浓度,从而增加毒性,故同用时宜减少本品剂量。

  • 甲氨蝶呤:本品可降低甲氨蝶呤的排泄,增高其血浓度,甚至可达中毒水平,故本品不应与中或大剂量甲氨蝶呤同用。

  • 保钾利尿(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本品与保钾利尿药同用时可引起高钾血症。

  • 对乙酰氨基酚:本品长期与对乙酰氨基酚同用时可增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

如需同时使用其他药物,使用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

警告/注意:有些人在服用药物时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您有以下迹象或症状,请立即就医:

  • 过敏反应的迹象,如皮肤出现皮疹、麻疹、瘙痒、伴或不伴有发热、红肿、起泡或脱皮;呼吸、吞咽或说话困难;声音嘶哑或口腔、面部、嘴唇、舌头、喉咙出现肿胀。

  • 肝脏问题的迹象,如肝功能异常、困倦、食欲不佳、呕吐、胃部不适或胃痛、大便颜色变浅、皮肤及眼睛发黄。

  • 血栓迹象,如疼痛、腿部、手臂肿胀、发热、麻木、咳血、呼吸急促等,请立即就医。

  • 肾脏问题的迹象,如无法排尿、排尿量发生变化、尿中带血或体重大幅增加。

  • 高血钾迹象,如心律失常、头晕、晕眩、肌肉无力、肌肉疼痛、呼吸急促等。

  • 高血压迹象,如非常严重的头痛或头晕、昏厥或视力改变。呼吸急促、体重大幅增加、手臂或腿部出现肿胀。

  • 心血管迹象:心悸、心动过速、胸痛、心率快而不齐、面部潮红或苍白。

  • 异常出血迹象,如呕血或呕吐物像咖啡渣、咯血、尿中带血、大便呈黑色或柏油样、牙龈出血、阴道异常出血、无故出现淤伤等。

  • 视力异常迹象,视力变得模糊。

  • 其他:眼睛发红或发炎,口腔、喉咙、鼻子、眼睛出现溃疡,腺体出现肿胀,一侧脸部出现下垂等。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咨询医生?

所有药物都可能引起副作用。然而,许多人没有副作用或只有轻微的副作用。如果这些副作用或任何其他副作用无法自行消退,请就医,咨询医生处理措施:

  • 消化系统:包括胃部不适、腹痛、烧灼感、反酸、纳差、便秘、恶心等症状,其中少数患者出现溃疡、出血、穿孔。当服用该药出现胃肠道轻度不适时,应咨询医生是否继续服用本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时,应及时停药就诊。

  • 腹泻、胃痛或呕吐。

  • 感到头晕或困倦。

  • 大量出汗。

以上并不是可能发生的所有副作用,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补充信息

相关信息 具体情况
处方类型
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价格范围
17.00-30.00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常见规格
0.1g
常用剂型
普通片剂/缓释片、肠溶片、胶囊、肠溶胶囊、肠溶缓释胶囊、栓剂、贴剂、气雾剂、膏剂、凝胶、滴眼液、注射液
储存方式
密封,置干燥处保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