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呼吸用药
最后修订:2023年10月13日
丙酸倍氯米松鼻喷雾剂为人工合成的强效外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止痒等作用。
用于预防和治疗常年性及季节性过敏性鼻炎。
用于血管舒缩性鼻炎。
使用前,先清除鼻腔中的堵塞物。
取下药瓶上的外保护帽与内保护帽。
用拇指托住瓶底,将喷嘴夹在两指间拿住药瓶。
初次使用前,先将药瓶垂直拿好,朝向空气按压几次,直到可喷出雾状液体。
将药瓶喷嘴顶端略插入鼻孔约3mm,喷嘴在鼻孔内略向外倾斜,每个鼻孔各喷1-2次。
喷药后,轻轻捏住每个鼻孔外部约5秒钟。
每次使用后擦净喷嘴,盖上内保护帽,再扣上外保护帽。
一日两次,一日总量不可超过8次(400微克)。连续使用不得超过3个月。
通常,如果漏用时间小于两次用药间隔的一半,可立即补用错过剂量;如已接近下一次用药时间,无需补用,下次用药时间按正常剂量使用即可。
也可及时咨询医生个体化指导。切勿私自加量,以免使用过量,亦不可频繁使用。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或误用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儿童或非患者本人将本品误用于鼻腔后,若未出现明显不适,可以及时擤净残留药液,同时密切观察鼻腔是否出现刺痛感、灼烧感等局部刺激症状,暂时不需要紧急就医。
儿童或成人将本品接触到眼睛时,应立即用清水清洗。若仍存在不适,应咨询医生。
儿童或成人误服本品后,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等对症处理措施。
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和物质有过敏情况。
是否怀孕、计划怀孕,或处于哺乳期。
是否存在鼻腔感染。
是否为运动员。
是否存在近期接受过鼻部手术、鼻部受伤、产生溃疡或生疮的情况。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用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知医生、药师和护士,您正在使用本品。
本品仅供于鼻部,切忌口服和眼用。
本品可能会增加白内障或青光眼的发病几率,如有疑虑请与医生交流。
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可过量用药。如使用过量或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
如果您未感染过水痘或麻疹,亦未接种过相关疫苗,且在用药期间接触过水痘或麻疹患者,应咨询医生。
使用全身性糖皮质激素转而使用本品者,可能需缓慢减少其剂量以避免副作用,不可突然停药。具体方法需咨询医生。
用药期间应同时避免以下诱因影响病情,如花粉、尘螨、动物毛屑、真菌、气味烟雾、温湿变化、情绪变化、饮食刺激等。
若鼻腔伴有细菌感染,应同时给予抗菌治疗。
运动员应慎用本品,以免影响兴奋剂检查结果。
本品可能会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应定期进行相关生长情况检查。
自我治疗时间不得超过3个月,如需超过3个月,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若使用本品14天后病情仍未缓解,应及时联系医生。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慎用。用药前咨询医生。
【哺乳期女性】慎用。如需用药,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慎用,尤其6岁以下儿童。
【老人】一般不需要调整剂量,用药前咨询医生。
【禁用人群】
对本品的任何组分有过敏史者禁用。
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胃十二指肠溃疡、骨质疏松症、有精神病史、癫痫病史以及青光眼患者禁用。
活动性或静止性结核病及未经治疗的真菌、细菌和病毒感染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过敏体质者慎用。
运动员慎用。
有眼压升高、白内障和/或青光眼病史的患者慎用。
本品与艾氯胺酮一同使用可能会降低后者的治疗效果。如需同时使用,应于服用艾氯胺酮前至少1小时使用本品。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用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使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故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出现皮疹;瘙痒伴发烧,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肾上腺疲劳迹象,如严重胃部不适或呕吐、严重头晕甚至昏倒、肌肉无力、疲倦乏力、情绪变化、食欲或体重下降。
感染迹象,如发烧、发冷、嗓子痛、耳朵或鼻部疼痛、咳嗽、痰多、排尿疼痛、口腔溃疡或无法愈合的伤口。
流鼻血。
鼻疮。
呼吸时发出口哨声。
口腔或喉咙发红或出现白斑。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鼻、咽部干燥或烧灼感,打喷嚏、味觉及嗅觉改变等症状,可先停药观察,若仍感到不适或出现其他不良反应,请及时就医进行对症治疗。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非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甲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45.00-65.00 元,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每喷含丙酸倍氯米松50微克 |
常用剂型
|
吸入剂、气雾剂、软膏剂 |
储存方式
|
将容器置于外盒内,在30℃以下保存,不可冷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