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哌嗪片

磷酸哌嗪片

非处方药 医保乙类

药品分类:抗寄生虫药

最后修订:2023年09月07日

该药品由有来医生和北京药师协会联合共建

该药品信息由以下专家专业编审

崔向丽 主任药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 药事部

概述

磷酸哌嗪片为驱肠虫药,可驱除肠道内的蛔虫和蛲虫,对钩虫、鞭虫、绦虫及寄生于肠道外其他组织内的虫体无效[1]

适用于哪些情况?

  • 用于蛲虫感染。

  • 用于蛔虫感染。

怎么服用?

  • 用200ml温水送服,注意服药后不宜立即躺卧,待活动20-30分钟才可躺下,需整粒吞服,禁止咀嚼。

服用多少?(遵医嘱或按以下方法服用)

【12岁以上儿童和成人】

  • 蛔虫感染:睡前一次服2.5-3g,连服2日。

  • 蛲虫感染:睡前一次服1.5-2g,连服7-10日。

【12岁以下儿童】

  • 蛔虫感染:1-3岁(10-15kg)儿童每次1-1.5g;4-6岁(16-21kg)儿童每次1.5-2g;7-9岁(22-27kg)儿童每次2-2.5g;9-12岁(28-32kg)儿童每次3g,睡前一次服用,连服2日。

  • 蛲虫感染:1-3岁(10-15kg)儿童每次0.5-0.75g;4-6岁(16-21kg)儿童每次0.75-1g;7-9岁(22-27kg)儿童每次1-1.25g;9-12岁(28-32kg)儿童每次1.25-1.5g,睡前一次服用,连服7-10日。

忘记服药怎么办?

  • 若漏服需立即补服,如已接近下次用药时间,服用正常剂量即可,不可自行加倍剂量。

误服误用怎么办?

  • 本品如过量服用(一日服用剂量超过5g)可见头痛、嗜睡、眩晕、眼球震颤、共济失调和肌肉痉挛,甚至出现癫痫、原有精神病加重、抽搐、呼吸抑制和短暂性肢体麻痹等情况。

  • 如发现过量表现,应立即就医,采取催吐、洗胃和对症处理。

服药前哪些情况需要告诉医生?

  • 您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情况。

  • 您是否怀孕、计划怀孕,或处于哺乳期。

  • 您是否存在肝肾功能不全,是否有消化溃疡、营养不良或贫血情况,是否有癫痫发作或其他大脑或神经系统问题。

  • 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服药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 用药期间如需就医,应告知医生、药师和护士,您正在服用本品。

  • 本品对人体(尤其是儿童)具有潜在的神经肌肉毒性,应避免长期或过量服用。

  • 营养不良或贫血者应先予纠正,再开始服用本品。

服药后需要注意什么?

  • 长期用药者应定期进行肝肾功能检查,以防造成肝肾损伤。

  • 若病情未好转,甚至加重或出现任何其他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

哪些人不宜服用?

【特殊人群】

  • 【妊娠期女性】禁用。

  • 【哺乳期女性】慎用,若需使用本品,应暂停哺乳[1]

  • 【儿童】应遵医嘱并在成人监护下服用。

  • 【老人】一般不需要调整剂量,用药前咨询医生。

【禁用人群】

  •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1]

  • 患有神经系统疾病者禁用。

  • 癫痫患者禁用。

【慎用人群】

  • 过敏体质者慎用。

  • 消化溃疡患者慎用[1]

与哪些药物合用需要注意?

  • 吩噻嗪类药物:合用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单用吩噻嗪类药物时重[1],如与氯丙嗪联用可引起抽搐,应避免合用。

  • 噻嘧啶:与本品联合使用可产生拮抗作用。

若您在服用本品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服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服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 过敏反应,可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丘疹;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吞咽或言语障碍;或口腔、面部、舌头、喉咙肿胀等。

  • 瞳孔缩小。

  • 瞳孔调节障碍。

  • 麻痹性斜视。

出现哪些不良反应需咨询医生?

  •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 头痛、感觉异常。

  • 荨麻疹。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同类药对比

磷酸哌嗪片和双羟萘酸噻嘧啶片[2]均属于驱肠虫药,具体对比如下:

药品名称:磷酸哌嗪片

【适应证】用于蛔虫和蛲虫感染。

【特点】仅用于人类;口服吸收迅速。

药品名称:双羟萘酸噻嘧啶片

【适应证】用于治疗蛔虫病、蛲虫病、钩虫病、鞭虫病。

【特点】家畜可用;驱虫疗效佳;口服吸收较差;为广谱高效驱虫药。

补充信息

相关信息 具体情况
处方类型
非处方药
医保类型
医保乙类
价格范围
市场价在5.00元左右,具体需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常见规格
0.2g/片、0.5g/片
常用剂型
片剂、锭剂
储存方式
密封,于干燥处保存

参考文献

【1】熊方武, 余传隆, 白秋江等.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化学药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8:559.

【2】陈新谦,金有豫,汤光. 新编药物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179.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