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抗感染药、皮肤科药
最后修订:2023年01月08日
磺胺嘧啶银乳膏是磺胺类抗菌药,具有磺胺嘧啶和银盐的双重作用,对多数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活性,且具有收敛作用,可使创面干燥、结痂,促进愈合。
用于预防和治疗小面积、轻度烧烫伤继发创面感染。
本品仅供皮肤外用,不可口服或其他途径给药。如接触眼睛、口唇等部位,应立即清洗干净。
使用前清洗患处皮肤,确保其清洁、干燥。
洗净双手,戴上手套或指套,用指腹或棉签取适量(根据患处大小决定)药膏,从患处中心开始,沿顺时针或逆时针向外画圈涂抹。
按摩给药部位,使药物吸收,直到药膏消失。
亦可将乳膏制成油砂布敷用。
用药后洗净双手。
直接涂于创面,约1.5毫米厚度,一日1次。每日最大用量为30g。
若漏用需立即补涂,如已接近下次用药时间,使用正常剂量即可,不可自行加倍剂量。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误服或误用可按以下方法处理:
儿童或非患者本人将本品误用于皮肤后,若未出现明显不适,可以用大量清水清洗用药部位,同时密切观察皮肤是否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停药,必要时咨询医生。
儿童或成人误服本品后,应立即就医,进行洗胃等对症处理措施。前往医院途中,可尽量多饮水,加速药品从尿液中排泄。
您是否对本品、其他药物、食物和物质有过敏情况。
如果您已怀孕、计划怀孕或处于哺乳期,请告知医生。
是否对磺胺或银盐过敏。
是否存在肝、肾功能不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本品可能会影响某些实验室检查结果,检查前应告知医生、药师和护士,您正在使用本品。
使用本品期间应多饮水,保持高尿流量,以防结晶尿的发生。
老年患者应用磺胺药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如严重皮疹、骨髓抑制或血小板减少等,因此老年患者确有应用指征时需权衡利弊后决定。
不宜大面积使用,以免增加吸收中毒。
本品可能会使您更易晒伤,需做好防晒工作,如戴墨镜、穿防晒服、撑遮阳伞等。
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对维生素K的需要量增加,必要时可进行补充。
本品可能干扰青霉素类药物的杀菌作用,应避免同时使用。
用药治疗过程中须注意定期做以下检测:①全血象检查,对接受较长疗程的患者尤为重要;②尿液检查,以发现长疗程或高剂量治疗时可能发生的结晶尿;③肝、肾功能检查。
涂抹后,应盖紧管帽,并及时清洁双手避免药物残留。
使用本品后用药部位如有灼烧感、瘙痒、红肿等情况应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净,必要时向医生咨询。
若使用本品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其他不适,应及时咨询医生。
【特殊人群】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慎用。
【儿童】2个月以下婴儿禁用。其他年龄段儿童及青少年须遵医嘱,并在成年人监护下使用。
【老年人】慎用。
【禁用人群】
对磺胺类药物及银盐过敏者禁用。
【慎用人群】
肝、肾功能减退者慎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血卟啉症、脱水、休克、艾滋病患者和老年患者慎用。
尚不明确。
若您在使用本品期间需要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药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咨询医生。
警告/注意:下列情况虽然很少见,但每位用药者的身体情况不同。在使用本品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状况,严重者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故出现以下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皮肤红肿、起水泡或剥落;喘息,喉咙紧绷,呼吸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口腔、嘴唇、舌头或喉咙肿胀等。
肝脏问题的迹象:如尿色深、疲倦、食欲不振、胃部不适或胃痛、大便颜色浅、呕吐、皮肤或眼睛发黄。
无法排尿或排尿量发生变化。
发烧、发冷或喉咙痛,任何不明原因的瘀伤或出血,疲倦乏力。
异常严重的腹痛。
皮肤颜色发生变化。
皮肤刺激感。
以上并非可能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本品与莫匹罗星软膏均属于抗菌药,区别如下:
【适应证】用于预防和治疗小面积、轻度烧烫伤继发创面感染。
【特点】医保甲类;价格高;适应证广泛。
【适应证】用于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皮肤感染。
【特点】医保乙类;价格低;适应证相对单一。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非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甲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在22.00-143.90元,具体请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1% |
常用剂型
|
软膏剂、乳膏剂 |
储存方式
|
遮光,密封,在阴凉处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