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分类:神经系统药
最后修订:2023年04月15日
警告:
本品可能会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及严重的皮疹(包括Stevens-Johson综合征在内的皮疹)。以下因素可增加皮疹风险:年龄在16岁以下;与丙戊酸及已知可致皮疹的抗生素合用;用药过量;剂量增加过快;伴有病毒感染。
拉莫三嗪片为抗癫痫药,可抑制动作电位爆发,主要用于控制某些类型的癫痫发作。
1、用于1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以下类型癫痫的单药治疗:
简单部分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
续发性全身强直- 阵挛性发作;
原发性全身强直- 阵挛性发作。
2、用于两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以下类型癫痫的添加疗法:
简单部分性发作;
复杂部分性发作;
续发性全身强直- 阵挛性发作;
原发性全身强直- 阵挛性发作。
餐后立即服用,以减少药物对胃部的刺激。
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咽喉部,避免药物粘到口腔或食管壁上。坐位或站立,用一整杯温开水送服。
整片吞服,不要掰开、研碎或咀嚼。
服药后应多饮水,不可立即躺卧,活动20-30分钟才可躺下。
即使病情缓和也不能停药,除非医生指示。如需停药,须遵医嘱指示逐渐停药。
【单药治疗剂量】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本品单药治疗的初始剂量是每次25mg,每日一次,连服两周;随后服用50mg,每日一次,连服两周。此后,应每12周增加剂量,最大增加量为50-100mg,直至达到最佳疗效。通常达到最佳疗效的维持量为每日100-200mg,一次或分两次服用。部分患者需要服用500mg才能达到所期望的疗效,应由医生指导进行剂量调整。
【添加疗法的剂量】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若在合用丙戊酸钠,不论其是否在服用其他抗癫痫药,本品的初始剂量为25mg,隔日服用,连服两周;随后两周每日一次,每次25mg。此后,应每12周增加剂量,最大增加量为25-50mg,直至达到最佳的疗效。通常达到最佳疗效的维持量为每日100-200mg,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
若同时在服用具酶诱导作用的抗癫痫药,本品的初始剂量为50 mg,每日一次,连服两周;随后两周每日100mg,分两次服用。此后,每12周增加一次剂量,最大增加量为100mg,直至达到最佳疗效。通常达到最佳疗效的维持量为每日200-400mg,分两次服用。但部分患者需要服用700mg才能达到所期望的疗效。
在使用其他不明显抑制或诱导本品葡萄糖醛酸化的药物时,本品的初始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连服两周;随后两周每日50mg,每日一次。此后每12周增加一次剂量水平,增加幅度为50-100mg/日,随后剂量应增加至达到最佳疗效。通常达到最佳疗效的维持量为每日100-200mg,每日一次或分两次服用。
通常,若漏服时距离下次服药时间还长,应尽快补服一剂。
若已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就跳过漏服剂量,仅按下一个预定剂量服用,并逐渐回归到正常服药时间,不可擅自加倍剂量补服。
也可咨询医生个体化指导。
药物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处,一旦误服或服药过量,需及时催吐并立即就医。
您是否对本品或其他药物、食物或物质有过敏的情况。
告诉医生您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和健康问题。
未经医生检查,请勿开始、停止或改变任何药物的剂量。
若您已怀孕、在备孕或正在哺乳,需告知医生。
本品可能会影响某些实验室检查结果。在服药期间就医时,告诉医生、药师及护士,您正在服用此药。
本品可能引起疲乏、嗜睡、眩晕等症状,服药期间应避免开车、游泳或操作机械等需要警觉性的活动。
本品作用温和、起效缓慢,可能需要数周时间才能看到治疗效果。
本品可能会影响激素类避孕药的避孕效果。建议在服药期间采取其他类型的避孕措施,如戴避孕套。
本品可能会增加自杀风险,若您有紧张、不安、惊恐、情绪异常或有自杀的想法或行为时,应及时咨询医生。
不要擅自停药、换药或合用其他抗癫痫药,否则可能会增加癫痫再次发作或加剧的风险。若需要调整用药,应由医生指导逐步进行。
年满65岁以上的老年人,以及312岁的儿童服用本品出现副作用的几率可能更高,应谨慎用药,若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异常请及时咨询医生。
服药期间禁止饮酒。
若您的症状在预期时间内没有得到改善或加重,请咨询医生。
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血小板计数和凝血功能检查。
与其他抗癫痫药合用,必要时应监测药物的血药浓度。
遵医嘱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特殊人群】
【妊娠期女性】慎用。应权衡利弊。
【哺乳期女性】慎用。哺乳期妇女必须用药时应暂停哺乳。
【儿童】2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本品;12岁儿童不宜单用本品。
【老年人】可以使用,遵医嘱酌情减量。
【禁用人群】
对本品任一成分过敏者禁用。
【慎用人群】
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肾功能受损或衰竭者应慎用。
严重肝功能受损者慎用。
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氟桂利嗪、奥卡西平,可增强拉莫三嗪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氮卓斯汀(鼻用):可增强拉莫三嗪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布南色林:拉莫三嗪可能会增强布南色林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溴哌啶醇:溴哌啶醇可能会增强拉莫三嗪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丁丙诺啡:拉莫三嗪可能会增强丁丙诺啡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氯甲噻唑:氯甲噻唑可增强拉莫三嗪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
扑米酮:拉莫三嗪可能会增强扑米酮的不良/毒性作用。
氟哌利多:氟哌利多可能增强拉莫三嗪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氟硝西泮:拉莫三嗪可能会增强氟硝西泮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镁盐:镁盐可增强拉莫三嗪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阿片类激动剂:拉莫三嗪可能会增强阿片类激动剂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沙利度胺:拉莫三嗪可能会增强沙利度胺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托吡酯:托吡酯可增强拉莫三嗪的致心律失常的作用。
唑吡坦:拉莫三嗪可能会增强唑吡坦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唑尼沙胺:拉莫三嗪可增强唑尼沙胺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若您在服用拉莫三嗪期间需要使用其他药物(包括处方或非处方药、天然产品、维生素),一定要先经过医生允许。
警告/注意:有些人在服用药物时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甚至致命的副作用。如果您有以下迹象或症状,请立即就医:
过敏反应的迹象,如严重的皮疹、荨麻疹、瘙痒、红肿、水泡或皮肤剥落、发烧、喘息、呼吸困难、吞咽或说话困难、声音异常嘶哑,或口、面、唇、舌肿胀。
呼吸急促、体重大幅增加、手臂或腿部肿胀。
非常严重的肌肉疼痛、无力。
非常严重的关节疼痛、肿胀。
复视、视物模糊、结膜炎。
胸痛或胸闷。
心跳加快或减慢,心跳异常。
非常严重的头晕或昏倒。
平衡变化。
眼球震颤。
流感的迹象,如发烧、咳嗽、流鼻涕等。
血小板减少的迹象,如异常的瘀斑、经期紊乱或异常出血。
感染的迹象,如发烧、发冷、喉咙痛。
严重脑部问题的迹象,如头痛、发烧、发冷、胃部不适、呕吐、颈部僵硬、头脑迷糊、畏光。
肝脏问题的迹象,如尿色深、感觉疲倦、食欲不振、胃部不适、胃痛、大便色浅、呕吐、皮肤或眼睛发黄。
肾脏问题的迹象,如排尿困难、尿量变化、尿中带血。
感到头晕、困倦、疲乏或虚弱。
便秘、腹泻、胃痛、胃部不适、呕吐或饱腹感。
肢体颤抖。
失眠。
鼻子或喉咙有刺激感。
体重降低。
口干。
背痛。
以上并未列举完全,若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
本品与卡马西平片均为抗癫痫药,但两者还存在以下区别。
【作用机制】作用于电压敏感钠通道(VSSCs)α亚单位,抑制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释放。
【适应证】用于双相Ⅰ障碍维持治疗,用于治疗双相抑郁、神经性疼痛、慢性疼痛、双相躁狂、Sch、MDD。
【特点】双相抑郁的最佳选择;可能是耐受性最好的心境稳定剂,不引起体重增加或镇静。
【作用机制】作用于电压敏感钠通道(VSSCs)α亚单位,抑制谷氨酸释放。
【适应证】用于治疗双相躁狂、混合发作、癫痫;用于治疗双相抑郁、三叉神经痛,还用于双相维持治疗、Sch辅助治疗。
【特点】治疗最初几个月不良反应最严重;药物相互作用复杂。
相关信息 | 具体情况 |
---|---|
处方类型
|
处方药 |
医保类型
|
医保乙类 |
价格范围
|
市场价为18.80-45.60元,具体以实际购药价格为准 |
常见规格
|
25mg/片、50mg/片、100mg/片 |
常用剂型
|
片剂、分散片 |
储存方式
|
不超过30℃密封保存,并置于儿童不能触及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