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说明什么原因

郑永江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三甲全国第45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低即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比例低于正常范围,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涉及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理化因素损伤以及脾功能亢进等多个方面。

1、感染因素

  • 细菌感染:某些特定的细菌感染,如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以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在感染部位聚集,使得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相对减少。
  • 病毒感染:多种病毒感染,如麻疹病毒、风疹病毒、流感病毒、病毒性肝炎等,也能触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细胞增多,使得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低。

2、免疫系统疾病

  •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会破坏机体的免疫系统平衡,导致中性粒细胞等免疫细胞受到攻击或功能受损,引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比例下降。

3、血液系统疾病

  • 再生障碍性贫血会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其他血液病,如非白血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或破坏增加,引起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4、理化因素损伤

  • 长期接触放射线:如X射线等,可能对骨髓造成损伤,影响中性粒细胞的生成和释放。
  • 化学物质中毒:如苯、铅、汞等有毒化学物质,以及抗生素、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抗甲状腺药等药物,也可能对骨髓造成损伤,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5、脾功能亢进

  • 脾功能亢进会加速中性粒细胞的破坏和清除,使得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比例降低,通常与各种原因导致的脾肿大有关。

当发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时,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检查和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也是预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的重要措施。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恢复中性粒细胞的正常比例和功能。

2024-10-25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