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分享至
  • 复制链接
取消
点击这里 让更多人看到

贫血会是什么

欧晋平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12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综合征。一般通过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浓度来诊断贫血,在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浓度<120g/L,非妊娠成年女性血红蛋白浓度<110g/L,孕妇血红蛋白浓度<100g/L,即可考虑患有贫血。红细胞在人体中承担着运输氧气的关键任务,贫血意味着机体运输氧的能力下降,可影响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 红细胞生成主要依赖于骨髓造血功能以及充足的造血原料。当骨髓造血功能出现障碍时,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受损,无法正常分化产生足够的红细胞,从而引发贫血。此外,造血原料缺乏也是常见原因,像缺铁性贫血,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当身体缺铁时,血红蛋白合成受阻,红细胞生成减少。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会影响DNA合成,导致巨幼细胞贫血,同样是由于红细胞生成不足所致。
  • 红细胞的寿命通常在120天左右,若红细胞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过早被破坏,超过骨髓的代偿造血能力,就会引发贫血,即溶血性贫血。这可能是红细胞自身的内在缺陷造成,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膜结构异常,使其在血液循环中易被破坏。也可能由外部因素引起,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自身红细胞,导致红细胞大量破坏,进而引发贫血症状。
  • 急性或慢性失血都能导致贫血。急性失血,如外伤导致的大量出血、消化道急性大出血等,短时间内血液大量丢失,身体来不及补充,会迅速引发贫血。慢性失血相对隐匿,如女性月经量过多、胃肠道慢性失血等,长期少量失血,会使体内铁储备逐渐耗尽,最终导致缺铁性贫血。

贫血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头晕、乏力等症状。由于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身体各组织器官得不到充足氧气供应,大脑缺氧会导致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严重时甚至会出现晕厥。肌肉缺氧则表现为乏力、易疲劳,日常活动耐力下降。心血管系统也会受到影响,患者可能出现心慌、气短,在运动或情绪激动时症状加剧。此外,长期贫血还可能导致指甲变脆、易裂,毛发干枯,女性月经紊乱等症状。

贫血的预防要点

1、饮食调整:保证饮食均衡,增加富含铁、维生素B12和叶酸的食物摄入。多吃红肉、动物肝脏、豆类等含铁丰富食物;维生素B12主要来源于肉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富含叶酸。通过合理饮食,为身体提供造血所需原料。

2、生活习惯改善: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足睡眠,让身体有足够时间恢复和调节。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对氧气的利用效率。戒烟限酒,减少不良生活习惯对造血系统的损害。

2025-03-21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