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下淋巴结肿大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体征,可由多种因素引发,比如口腔及咽喉部感染等,反映局部或全身性的健康问题,需积极进行治疗。
1、口腔及咽喉部感染:
- 如牙龈炎、牙周炎时,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炎症可蔓延至颌下淋巴结,导致其肿大。
- 咽炎、扁桃体炎也会引发类似情况,患者除了咽喉疼痛、发热等症状外,颌下可触及肿大的淋巴结,质地相对较软,活动度尚可,压痛明显,随着炎症的控制,淋巴结肿大可逐渐消退。
2、上呼吸道感染:
- 感冒、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病毒或细菌在鼻腔、咽喉等部位肆虐,可引起颌下淋巴结的免疫反应。在感染初期,颌下淋巴结就可能开始肿大,常伴有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一般在感染痊愈后,淋巴结会慢慢恢复正常大小,但如果感染反复发生或转为慢性,淋巴结可能持续肿大。
3、头颈部皮肤感染:
- 头皮、面部、颈部等部位的皮肤破损继发感染,如疖肿、痈、皮脂腺囊肿感染等,细菌可沿淋巴管扩散至颌下淋巴结。此时颌下淋巴结肿大常局限于病变同侧,肿大的淋巴结可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肿块,皮肤表面可能伴有红肿、发热,疼痛较为剧烈,严重时可影响颈部活动。
4、恶性肿瘤转移:
- 头颈部的恶性肿瘤,如鼻咽癌、口腔癌等,癌细胞可经淋巴管转移至颌下淋巴结,导致其肿大。这种肿大的淋巴结质地坚硬,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早期可能为单发,随着病情进展可多个淋巴结融合成块。肺癌、胃癌等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也可能转移至颌下淋巴结,往往提示肿瘤已处于晚期阶段。
发现颌下淋巴结肿大后,密切观察肿大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活动度、压痛等变化,若出现短期内迅速增大、粘连固定、疼痛加剧或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检查。
颌下淋巴结肿大怎么办
- 休息与饮食:保证充足休息,每晚7-9小时睡眠,利于身体恢复免疫功能。饮食上,增加蔬菜、水果、优质蛋白摄入,如西兰花、橙子、鸡肉等,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限酒。良好的生活方式可增强机体抵抗力,辅助缓解淋巴结肿大。
- 口腔卫生维护:注重口腔清洁,早晚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并正确刷牙,每次不少于3分钟,饭后用清水或漱口水漱口。口腔炎症是颌下淋巴结肿大常见原因之一,保持口腔卫生可预防或减轻因口腔问题引发的淋巴结肿大,促进炎症消退。
-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若为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若是病毒感染,可应用抗病毒药物,可根据症状使用解热镇痛药等缓解不适,但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或引发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