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dic是什么病的简称

欧晋平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三甲全国第12

DIC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简称,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疾病在进展过程中产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最终共同途径,是一种临床病理综合征。

1、病因

  • DIC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病理产科、手术及创伤等,其中感染性疾病是引起DIC最常见的原因,约占所有病因的2/3,全身性严重感染,如脓毒症、重症肺炎、流行性出血热等,均可导致DIC的发生。
  • 恶性肿瘤,如各种实体瘤、白血病、骨髓增生性肿瘤等,在疾病进展过程中也可能并发DIC,羊水栓塞、胎盘早剥、死胎滞留等产科并发症,也是DIC的重要病因之一。

2、发病机制

  • DIC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凝血及纤溶系统被异常激活,导致全身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
  • 当身体遭遇严重感染、创伤、肿瘤等打击时,体内的凝血系统被过度激活,形成微小血管内广泛性纤维蛋白沉着,导致器官血流灌注障碍,功能衰竭,凝血因子的消耗引起全身性出血倾向,进一步加重病情。

3、临床表现

  • DIC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包括出血、微血管栓塞症状、微血管病性溶血、低血压及休克等症状,出血是DIC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如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
  • 微血管栓塞症状表现为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如皮肤坏死、肢体疼痛、感觉异常等,微血管病性溶血表现为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低血压及休克是DIC病情严重的表现,可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湿冷等症状。

4、诊断与治疗

  • DIC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是否存在易于引起DIC的基础疾病,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D-二聚体等指标。
  • 治疗方面,首先需要去除病因,如控制感染、切除肿瘤等,需要进行抗凝治疗,以抑制凝血系统的过度激活,还需要进行输血、补充血容量等支持治疗,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DIC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以减少DIC的发病风险。

DIC会复发吗

  • DIC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如果导致其初次发生的基础病因未能彻底去除,比如感染持续存在未被完全控制住,肿瘤病情进展等,体内依然存在触发凝血系统异常激活以及纤溶系统紊乱的因素,就容易再次引发DIC。
  • 不同患者身体的恢复能力、凝血相关机制的稳定性等存在差异。有些患者即使基础病因看似已解决,但自身凝血功能调节能力较弱,遇到如再次遭受感染、经历手术等新的应激情况时,凝血状态也可能失衡,进而导致DIC复发。
  • 所以对于有过DIC病史的患者,要积极治疗和管控基础疾病,密切监测凝血功能指标,尽量降低复发风险。
2024-12-17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