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彩超显示脾稍大要紧吗

屈展普通外科副主任医师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三甲全国第15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淋巴器官,位于腹腔的左上方。彩超显示脾稍大是否要紧,不能一概而论,需结合患者症状、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若为感染等可治愈因素导致,可能不严重;若由血液系统等复杂疾病引起,则需重视。

  • 正常成年人的脾脏,在肋弓下一般触摸不到。通过彩超等影像学检查,脾脏的长径通常不超过12cm,厚度不超过4cm。若检查结果显示脾稍大,即脾脏大小超出了正常范围,但增大程度并不显著。
  • 引起脾稍大的原因较为多样,感染因素是常见原因之一,比如病毒感染引发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细菌感染导致的伤寒、败血症等。在感染状态下,脾脏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会积极参与免疫反应,从而出现充血、肿大。一般随着感染得到控制,脾脏可能逐渐恢复至正常大小,这种情况下,若能及时治疗感染,脾稍大本身可能并不严重。
  • 血液系统疾病也可能导致脾稍大,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中的粒细胞异常增殖,会使得脾脏作为血细胞储存和破坏的场所,负担加重,进而出现肿大。还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由于红细胞形态异常,在流经脾脏时更容易被破坏,刺激脾脏增生。这类因血液系统疾病引起的脾稍大,往往提示病情较为复杂,需要进一步全面检查和系统治疗。
  • 此外,一些结缔组织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自身免疫反应会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脾脏也可能受到影响而增大。此类疾病多为慢性病程,脾稍大只是其中一个表现,整体病情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多个方面,包括受累器官的数量、功能受损情况等。

脾脏周围组织的病变,有时也会造成脾稍大的假象,比如左侧胸腔积液、膈下脓肿等,可能会对脾脏产生压迫,在影像学检查中显示脾脏似乎增大。这种情况下,针对周围病变进行治疗,解除压迫后,脾脏大小可能恢复正常,相对而言,单纯因周围组织病变引起的脾稍大,若能及时处理原发病,后果不一定严重。

发现脾稍大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1、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各类血细胞的数量、形态和比例,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例如,白细胞异常增多可能提示白血病,红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可能与脾功能亢进有关,而脾功能亢进常伴随脾脏增大。

2、血液生化检查:肝功能异常可能暗示存在肝脏疾病,某些肝脏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会引起门静脉高压,进而导致脾脏淤血肿大。凝血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患者的凝血状态,因为脾功能亢进时可能影响凝血因子的合成和血小板功能。

3、骨髓穿刺检查:对于怀疑血液系统疾病导致脾稍大的患者,骨髓穿刺是重要检查手段。抽取骨髓样本进行细胞学检查,可观察骨髓中各类细胞的形态、数量及比例,明确是否存在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血液系统疾病,为诊断提供关键依据。

2025-05-12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