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上吐下泻是儿科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可由多种因素引发,比如饮食不当、食物过敏等,影响孩子的营养摄入与身体发育,需积极进行治疗。
1、饮食不当:
孩子进食过多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或暴饮暴食,超过了胃肠的消化能力。例如大量食用冰淇淋、油炸食品等,会使胃肠负担过重,胃肠蠕动紊乱,导致食物不能正常消化吸收而引起呕吐和腹泻。
2、食物过敏:
部分孩子对某些食物过敏,如牛奶、鸡蛋、海鲜等。当摄入这些过敏原后,胃肠道会发生过敏反应,黏膜充血、水肿,肠道平滑肌痉挛,引发呕吐和腹泻。呕吐可能较为剧烈,腹泻次数较多,粪便可呈稀水样或黏液样,常伴有皮肤瘙痒、皮疹、荨麻疹等其他过敏症状。
3、胃肠型感冒:
主要由病毒感染胃肠道引起,常见的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毒侵袭胃肠道黏膜,使胃肠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吸收功能障碍。除了上吐下泻外,还会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感冒症状,患儿也会精神萎靡、食欲减退。
4、急性胃肠炎:
细菌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在胃肠道内大量繁殖,释放毒素,破坏肠黏膜结构,引起炎症反应。患儿表现为剧烈呕吐、频繁腹泻,腹泻物可为黏液便、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
5、肠梗阻:
各种原因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即为肠梗阻,如肠套叠,一段肠管套入另一段肠管内,肠梗阻时肠道内压力升高,逆蠕动增强,引起呕吐,呕吐物可含胆汁或粪样物,因肠道不通畅而出现停止排气、排便,腹胀明显。
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呕吐和腹泻情况,包括次数、量、颜色、性状等,以及是否伴有发热、腹痛、精神萎靡等其他症状。若孩子出现严重脱水症状,如皮肤干燥、眼窝凹陷、尿量明显减少等,或伴有高热不退、精神极度萎靡、抽搐等异常情况,应立即送往医院。
小孩子上吐下泻怎么办
- 饮食调整:待呕吐缓解后,给予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汤、稀粥、面条等,避免油腻、辛辣、生冷食物。遵循少食多餐原则,随着症状改善逐渐恢复正常饮食。合理饮食可减少胃肠道消化压力,促进其功能恢复,防止因饮食不当加重胃肠道紊乱。
- 腹部保暖:用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孩子腹部,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可缓解胃肠道痉挛,减轻疼痛与不适。腹部保暖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利于胃肠道蠕动恢复正常,改善上吐下泻症状,为胃肠道自我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 针对处理:医生会进行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粪便常规、电解质测定等,以明确病因,如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并给予针对性治疗,如抗感染、补液纠正脱水等,避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