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外肝内胆结石

樊华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三甲全国第68

肝内胆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相关,治疗方式也各有不同,胆汁成分异常、胆道结构畸形及感染均可诱发结石,而针对此病症,有药物溶石之法,适用范围有限,手术治疗包含多种术式,可依结石状况择取合适方案予以医治。

1、原因

  • 胆汁成分异常:当胆汁中胆固醇、胆色素、钙盐等成分比例失调时,容易析出结晶形成结石,如长期高脂肪、高胆固醇饮食,使胆汁中胆固醇含量过高,处于过饱和状态,就可能沉淀形成胆固醇结石。而部分肝脏疾病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过多的胆红素在肝内淤积则易形成胆色素结石。
  • 胆道结构异常:先天性胆道发育畸形,如胆管狭窄、囊性扩张等,会使胆汁引流不畅,胆汁在局部淤积,增加结石形成的风险。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排泄规律改变,肝内胆管代偿性扩张,也可能促使结石形成。
  • 胆道感染:细菌、寄生虫等病原体感染胆道系统,可导致胆汁成分改变,胆盐、胆红素等析出形成结石核心,逐渐形成结石,如肠道蛔虫钻进胆道后,其尸体或虫卵可成为结石形成的基础,同时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会促进结石生长。

2、治疗

  • 药物溶石:对于较小的结石,可尝试使用药物溶石治疗,通过改变胆汁成分,降低胆汁中胆固醇的饱和度,使结石逐渐溶解。但药物溶石治疗周期长,且仅对部分胆固醇结石有效,对于胆色素结石效果不佳,药物的使用需谨遵医嘱。
  • 手术治疗:当结石较大、数量较多或引起明显症状时,常需手术治疗。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胆管切开取石术,直接将结石取出;肝部分切除术,适用于结石局限于肝脏部分叶或段且伴有肝组织萎缩等情况;还有经皮肝穿刺胆道镜取石术,通过皮肤穿刺进入肝内胆管,利用胆道镜取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技术要求较高。

肝内胆结石患者日常需注意严格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加重肝脏负担,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防止胆管痉挛,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焦虑抑郁情绪影响肝脏疏泄功能,促进身体康复与健康维护。

肝内胆结石日常养护

  • 减少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脑、蛋黄、蟹黄等的摄入,可降低胆汁中胆固醇浓度,防止结石增大或新结石形成,增加膳食纤维丰富食物的摄取,例如全麦面包、新鲜蔬果等,能促进肠道蠕动,减少胆汁淤积。规律进餐时间,保持三餐定时定量,避免不吃早餐或晚餐吃得过晚、过饱,让胆汁能够规律地分泌与排泄,防止胆汁在肝内胆管过度停留而析出结晶。
  • 适度运动有助于身体代谢,可选择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方式,每周坚持一定次数与时长,促进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增强肝脏功能,利于胆汁的正常循环与代谢,但运动强度不宜过大,避免身体过度疲劳。
  • 定期体检与复查,通过定期检查肝功能、腹部超声等项目,能及时发现结石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有新的健康问题出现,以便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养护或治疗方案,保障肝脏健康。
2025-01-02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