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牙是会导致牙龈肿痛的。一旦发现有蛀牙,应该及时就医,进行补牙等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避免牙龈肿痛等更严重的口腔问题的出现。
- 当蛀牙处于浅龋阶段,龋坏仅局限于牙釉质,一般不会引起牙龈肿痛。因为牙釉质没有神经分布,而且这个阶段细菌感染尚未波及牙髓和牙周组织。然而,随着蛀牙发展,当龋坏到达牙本质中层和深层,也就是中龋和深龋阶段时,情况就可能发生变化。
- 在中龋阶段,牙本质小管被暴露,细菌及其代谢产物可以通过牙本质小管刺激牙髓,引起牙髓的轻度炎症反应。如果牙髓的炎症没有得到及时控制,炎症可能会通过根尖孔扩散到根尖周组织。根尖周组织的炎症会引起根尖周的牙槽骨吸收和破坏,炎症因子会刺激根尖周的牙龈组织,导致牙龈红肿、疼痛。当炎症进一步发展,根尖周脓肿形成时,脓液会积聚在牙槽骨和牙龈之间,使牙龈出现明显的肿胀、疼痛,严重时还会形成瘘管,有脓液从瘘管排出。
- 另外,蛀牙还可能导致食物残渣在龋洞内堆积。这些食物残渣会滋生大量细菌,细菌产生的毒素会刺激牙龈组织。同时,由于龋坏导致牙齿的形态改变,牙菌斑更容易在牙齿表面附着,并且向牙龈边缘蔓延。牙菌斑中的细菌会引发牙龈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和疼痛。如果牙龈炎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发展为牙周炎。牙周炎会使牙龈进一步退缩,牙周袋加深,牙根暴露,牙齿松动,而在这个过程中,牙龈肿痛的症状也会加剧。
当蛀牙发展到牙髓坏死阶段,坏死的牙髓组织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细菌会沿着根管系统向根尖周组织扩散,引起剧烈的根尖周炎,这必然会导致牙龈肿痛。而且在儿童时期,乳牙蛀牙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影响恒牙发育和萌出,导致恒牙萌出位置异常,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牙龈问题,如萌出性囊肿,表现为牙龈肿胀、疼痛。
蛀牙患者的日常护理
1、使用牙线和牙缝刷:每天至少使用一次牙线,将牙线轻轻穿过牙缝,使其呈“C”形环绕牙齿,上下刮擦牙齿邻面,清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对于牙缝较大或者有牙齿修复体(如牙冠、嵌体)的患者,牙缝刷是更好的选择。牙缝刷的刷头小巧,可以深入牙缝和修复体边缘,有效清洁这些容易被忽视的部位。
2、减少糖分摄入:尽量减少食用高糖食物和饮料,如糖果、饼干、碳酸饮料等。这些食物和饮料中的糖分会被口腔内的细菌分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加重蛀牙。如果非常想吃甜食,可以选择在饭后食用,并且在食用后及时刷牙或者漱口,减少糖分在口腔内停留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