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

陈星权心外科副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三甲全国第34

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是指主动脉瓣随着年龄增长、长期血流冲击等因素,发生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对心脏功能有重要影响。

1、原因:

  •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组织器官会逐渐老化,主动脉瓣也不例外,瓣膜组织中的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逐渐减少,导致瓣膜变硬、增厚,功能逐渐下降。
  • 长期血流冲击: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承受着来自心脏的强大血流冲击,长期的血流压力会使主动脉瓣逐渐受损,发生退行性变。
  • 脂质代谢异常:血液中的脂质代谢异常,如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等,会导致脂质在主动脉瓣上沉积,引起瓣膜的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而导致退行性病变。

2、症状:

  • 在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的早期,瓣膜的功能损害较轻,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是因为心脏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 随着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的进展,瓣膜的狭窄或关闭不全逐渐加重,心脏的负担也随之增加,会导致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到影响,引起心悸、胸闷等症状。
  • 严重的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会导致心脏功能衰竭,引起肺淤血,从而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是因为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导致血液在肺部淤积,影响气体交换。

3、诊断:

  •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一些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的体征,如心脏杂音、脉搏异常等。
  •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是诊断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的重要手段,通过心脏超声、CT、磁共振成像等检查,可以清楚地看到主动脉瓣的结构和功能变化。

4、治疗:

  • 观察随访:对于轻度的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且没有明显症状的患者,可以暂时不进行特殊治疗,进行观察随访。是因为轻度病变对心脏功能的影响较小,患者可能长期保持稳定状态。
  • 药物治疗:对于有症状的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患者,或者病变虽然较轻但有进展风险的患者,可以进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控制病情进展。
  • 介入治疗:对于中度以上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患者,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以考虑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人工瓣膜植入主动脉瓣位置,替代病变的瓣膜。
  • 外科手术:对于严重的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患者,尤其是瓣膜严重狭窄或关闭不全、心脏功能严重受损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通过开胸手术将病变的瓣膜切除,置换为人工瓣膜。

患者要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密切观察主动脉瓣的变化情况,如果出现症状加重或瓣膜病变进展,应及时就医。要严格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基础疾病,遵医嘱服用药物,保持病情稳定。

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预后如何

  • 对于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的预后评估,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病变的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轻度的主动脉瓣退行性病变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影响较小。但是随着病变的加重,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晕厥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 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也会影响预后,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等,预后可能会更差,如果没有异常情况,预后会相对较好,而且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也会对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
2024-11-10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