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来医生

缺铁性贫血诊断

刘尚勤血液内科主任医师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三甲全国第55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其特点是由于体内铁元素不足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引发贫血症状。缺铁性贫血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检查、骨髓穿刺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

1、临床表现评估: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胸闷等,这些都是缺铁性贫血的常见表现。观察患者的面色、甲床、黏膜等是否苍白,这些体征对初步判断贫血有重要意义。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基础。通过血常规,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等指标。缺铁性贫血患者通常表现为血红蛋白浓度下降,MCV、MCH、MCHC均低于正常,形成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特点。铁代谢指标检查包括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总铁结合力等,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机体的铁储备和铁代谢情况。缺铁性贫血患者通常表现为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降低,总铁结合力升高。

3、内镜检查:

对于疑似有慢性失血的患者,如长期胃肠道出血,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内镜检查,如胃镜、肠镜等,以查找出血点或潜在的胃肠道病变。

4、骨髓穿刺检查:

骨髓穿刺检查是确诊缺铁性贫血的金标准方法。通过观察骨髓中红系细胞的增生情况和铁储存情况,医生可以明确诊断。虽然骨髓穿刺不是常规检查项目,但对于部分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它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5、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腹部超声等,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病因,如肿瘤、炎症等引起的慢性失血。这些检查对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一旦确诊为缺铁性贫血,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包括补充铁剂、调整饮食结构、积极治疗原发病因等。患者还应注意休息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促进身体的康复。定期随访和复查也是确保治疗效果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的重要环节。

2024-10-24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